摘要:本文闡述了職業教育中 “雙師型教師”和“一體化教師”的概念,總結了“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途徑,探討了“一體化教師”的培養方法,對現階段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和“一體化教師”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 一體化教師
在現代職業教育中,隨著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對專業教師的需求從單一的、傳統的理論教師或實習教師,逐漸轉向雙師型教師,并向一體化教師的方向發展。
一、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所謂“雙師型教師”重點在于教師在專業理論教學和專業實踐教學兩方面都能勝任。在表征上,“雙師型”教師是指既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職務(中、高級職稱),又有專業相關職業資格(技師、高級技師技能等級)。
1.學校政策計劃培養法
(1)“走出去”培養法。一是學校組織部分教師走出校門“觀摩”兄弟學校,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二是選派教師參加校際間組織的教研活動,參加上級舉辦的各種教學比賽;三是學校每年根據專業設置和課程開設情況作出教師培訓計劃,選送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知名企業、名牌大學等單位舉辦的各種培訓班。把外面先進的東西反饋到學校,與時俱進,有目的地推動學校教研工作的開展,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
(2)“請進來”培養法。聘請職業教育專家教授到學校開辦教學講座,講授現代職業教育新理論、新方法、新慨念,如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和方法、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過程和方法、項目教學與案例教學、教學方法的適用對象和設計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等。更新教師觀念,增強教師參與教學改革與教學研究的意識,提高教師解決教學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師課程開發的能力,使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對教師的要求。
(3)“雙證制”培養法。筆者學院對理論教師和實習教師均采用“雙證”培養制,一是經本人申請、學校批準的獲得學歷文憑和學位證的深造學習;二是安排短期培訓班,使教師獲得上崗證、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和各種技能職業資格證。兩者有機結合,形成雙證交叉培養制,教師能力的提高得到了認可,為教師開通了資質認可和晉升的綠色通道。
2.院內優勢互補培養法
(1)“互補缺失”法。多渠道來源的師資各有優勢和缺失,開展人人為師、人人有得的教學研討活動,從受過師范專業訓練的基礎課教師那里學習研究教育理論應用方法和教學技巧;從有過企業機械工程技術工作經歷的專業教師那里學習研究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駕馭課堂、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風格;從經驗豐富的實習教師那里學習掌握專業技能和傳授專業技能的心得體會與動作要領。
(2)“拜師學藝”法。青年教師拜雙師素質高、教學能力強的教師為師,跟班學習性聽課,學習掌握一體化教學中課堂組織方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操作技能等各個教學環節,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3)“雙向聽課”法。開展專家教師指導性聽課教研活動。方法一:由優秀教師上公開“觀摩課”,課后主講教師對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的設計、組織、知識與技能要點進行總結,再由聽課者評課,評析學習專家教師的教學經驗。方法二:督導處領導和專業帶頭人聽課,并及時評課和反饋信息,評課時要對教學中出現的不足之處或失誤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指導,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疑惑,幫助授課人提高思考、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新老互動”法。發揮新教師知識先進、老教師經驗豐富的優勢,對同一門課程、同一案例分析,采用集體備課、集體研究的方式,實現新老互動、相互學習切磋,使新知識、新技術、新觀念與豐富的經驗相結合,實現互幫互學、共同促進提高的目的。
(5)“理實搭檔”法。在一體化教學安排中,有意識地安排理論教學能力強的專業教師與操作技能強的實習教師搭檔教學,使他(她)們在教學實踐中揚長避短、互相學習與研討、共同提高,向雙師型方向發展。
二、一體化教師的培養
所謂“一體化”教師,是指教師在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模式下,根據教學項目的要求將專業理論教學、實踐技能教學和企業生產管理于一體,既能講授專業理論,又能指導專業技能訓練。在表征上,“一體化教師”不僅要有專業技術職務和相應行業專業職業資格,還應有豐富的企業生產和管理經驗和社會閱歷,并能從事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教學。因此,“一體化教師”的培養要求高于“雙師型教師”,它結合了企業工作崗位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院校一體化課程改革和實踐的要求,把教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是新形勢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是職業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是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趨勢。
一是進一步明確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要求,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師培訓制度,讓一體化教師的培養工作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落實執行。
二是遵循認識規律,在理論與實踐交互作用中培養一體化教師。要加強教師企業培訓基地建設,積極與大中型企業合作,與企業一起制定企業培訓教師課程,讓教師輪流到企業掛職鍛煉,進行生產和管理學習,真正掌握工作過程及其專業技術。
三是開辟多元化師資來源渠道。要繼續發揮高等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作用,為職業院校培養“一體化”教師。與此同時,通過從社會聘用或與大企業聯合辦學等形式,廣泛吸引企業技術骨干等各方面人才尤其是一些高科技領域的急缺專業人才任教,壯大教師隊伍,優化教師結構。積極建立包括社會各行業的技師、高級技師等能工巧匠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師資人才庫。
四是遵循教師成長規律,在職前、職中與職后一體化中培養。引導剛分配的大學生教師先到企業就業鍛煉,具備了崗位職業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職業院校教師的內涵。同時,強調一體化教師培養與培訓的連續性和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性,把職業教育中一體化教師的培養視野擴展到教師一生的專業發展,根據教師職業生涯中適應期、發展期和成熟期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確立培養目標,實施有效的專業化培養。
五是對原有的“雙師型”教師提出“一體化”教師的培養要求,在既能從事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基礎上,還能將理實一體化教學和企業生產管理溶于一體,根據崗位工作過程的技術要求和管理要求實施教學。
六是建立考核和激勵的用人機制,對一體化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行崗位考核,使之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高度的責任感;具有現代教育觀念,掌握現代職教理論并能在教學中予以運用;具有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掌握并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先進教學方法。教師崗位考核結果應作為競爭上崗、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一體化”教師在競爭上崗和享受有關待遇上應優先考慮,營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
參考文獻:
[1]何應林.2008.一體化雙師型.中國教育報,2008-5-15.
[2]趙志群.2005.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北京:科學出版社.
[3]孫明.2010.淺談一體化教師應具備的素質.科技促進發展(應用版),12.
[4]李建強.2011.一體化教師培養 造就未來教育家. 中國教育報,2011-01-21.
(作者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