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有關計算機的基礎課程對于技校生來說早已不是零起點,這對技工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也相應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技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意義
第一,教學內容現代化、教學方法和課堂結構高效化、教學手段多樣化、學法指導經?;?、能力培養始終化是新時期給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有必要改革傳統的教法,大膽地嘗試新的教學模式。
第二,技工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興趣,鞏固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讓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思維以及自學能力。改革傳統計算機教學模式,通過強化各種實踐環節,能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并能借助多媒體技術學習新知識及新技能。
二、技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初探
明確了技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目的,該怎樣實施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呢?通過在實踐中摸索、比較,并汲取他人的經驗,筆者認為采取如下方法進行教學,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愉快教學法
眾所周知,指法訓練作為一項“一朝學會,終身受益”的基本技能是比較機械、枯燥的教學內容。如何進行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創設一種愉快的環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練中學”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教師首先對照實物讓學生認識鍵盤,并利用大屏幕投影儀講解鍵位及指法要求,接下來進行找朋友的游戲,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字母、手指,分別按指法、鍵位、字母的相互關系去交朋友、找朋友。通過幾次游戲,學生很快就能記住指法與鍵位。然后馬上進入實踐訓練,在開始階段,不要求速度,只要求準確。在采用的訓練軟件中增加背景音樂和動畫效果,力爭將枯燥的訓練變得形象生動一些。另外,在訓練中要加強巡視,注意糾正不規范的操作。
2.分解任務法
每一個模塊再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每次課講解一個模塊的一個知識點,然后馬上動手進行訓練,以增強趣味性,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例如一節課安排3分鐘的指法訓練,接著安排5分鐘的藝術字制作內容講解和10分鐘的制作藝術字實踐訓練。在訓練中注意個別提問,讓學生的思路始終跟著教師的授課內容走。最后的幾分鐘時間,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生動形象地進行總結。
3.分層施教、適時獎勵法
現代教育承認個體的差異。對不同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應以每一名學生的現有水平為起點,制定不同的目標,對程度高的學生設立較高的標準,而對程度差的同學,則降低標準要求,指導他們單項訓練。強調不管是誰,只要能達到目標,次次有進步就給予一定的肯定。對于進步較大的學生,適時給予在機房開放時間內玩益智游戲的獎勵。用這個手段,達到促進練習的目的,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提高,從而促進全體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
4.自學指導法
現代教育強調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的作用體現在主導上,許多應用軟件都有在線幫助功能。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些章節的內容采用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學的方法來學習也會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剪貼畫的操作時,采取了自學加指導的方法。首先講解如何獲得幫助,指導學生利用幫助菜單,邊學邊練;先學會剪貼畫的導入與編輯的一些操作,再讓學生掌握一些使用技巧;最后幫助學生總結剪貼畫的操作步驟,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自己學會掌握操作步驟以及再現錯誤時如何糾正。
5.實踐能力培養法
計算機領域是創新最活躍的領域,從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問世以來,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在計算機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核心,實踐是創新的源泉,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單元綜合應用練習。將每部分的教學內容分成幾個單元,每講完一個單元搞一次綜合應用訓練。例如,在學完演講稿的制作后,進行演講稿制作的綜合訓練。
(2)示異出新。布置作業時不再用條條框框限制學生的想象思維,強調一份好的作品創意必須要新,不怕學生異想天開,有異才會有創新。例如開展PROE計算機三維造型及創意設計競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3)通過實踐活動配合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例如,在程序設計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進行軟件設計及軟件開發,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探究、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