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類學校課程機械制造工藝與裝備是高級技工學校機械類專業的一門綜合性的實用技術學科,它具有工藝理論多、實踐性強等特點,不利于學生理解記憶。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把原來抽象的理論知識和加工工藝變得形象、具體,把零件的工藝設計、產品加工流程真實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必然性
目前,我國中職生的來源主要是普通初中畢業生、少數往屆生及個別社會青年。他們的特點大致可以概括為:文化基礎較差、自信心不足、管理難度較大。他們不太擅長邏輯思維,但形象思維能力強。多媒體教學正好可以充分發揮中職生形象思維的優勢,可有效地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
1.制作平臺的選擇
PowerPoint是常用的有效的開放式演示型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制作課件。
2.素材的準備
結合《機械制造工藝與裝備》課程特點,為了更加直觀形象地說明加工方法和過程,可采用一些現場加工視頻材料?,F場加工視頻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等高校專門攝制的電視教學錄像,如鏜削加工、插削加工、銑削加工等。二是針對教材中涉及的各種實例進行自行拍攝。針對相應的工序,拍攝該工序的定位夾具、切削機床、切削刀具、加工過程等。如在“典型零件加工工藝”一章中的“連桿加工”,可以到校工廠進行實地拍攝,把枯燥的文字變成了形象生動的生產現場。三是各種先進機床加工的片段,如激光加工等,作為現代先進加工技術的視頻素材。這樣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闊視野,激發學生對機械行業的學習熱情。
3.課件制作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通常分為兩步進行。第一步是文字制作,文字是由教師自行編寫而成的。編寫文字內容時,應根據教學主題的需要,按照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有關文字和圖片分輕重主次,合理地進行安排和組織,以完善教學內容。以PowerPoint為例,一節課以45分鐘計算,教師講授一般是在35~40分鐘,則幻燈片張數一般應該控制在18~25張,即約平均不到2分鐘1張。演示文稿的文字應當是教師加以概括的要點,決不是照搬書本。還要注意文字與背景有較強的對比,使得文字比較突出,不要淹沒于背景中。此外,主體文本字號一般應該在24號以上,標題可以略大,以便使后排學生也能看清。
第二步是課件編輯,編輯課件是在文字內容的基礎上制作的。它不是直接地、簡單地將文字內容形象化,而是要在吃透了文字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引申和發展。在制作過程中根據多媒體的特點反復構思,以文字和素材為依據,把設計和創意融入到課件中去。比如,在《機械制造工藝與裝備》教學中,講解各種零件的加工方法和過程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插入現場加工視頻,向學生展示圖、文、聲、像相結合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眼、耳、手、腦等多種感官,激發學生感情上的參與與主動學習的意識,把學生的感知過程、理解過程、運用過程融為一體,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學生實踐經驗的不足。這樣不但可以保持教學的整體效果,而且利用多媒體教學與生動的教學藝術相結合也給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策略
1.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
當遇到學生在理解上有困難,而教師在此時也沒有合適的語言進行講述時,多媒體能更直觀地引發學生思考。如在講解萬能分度頭的分度方法時,采用多媒體課件將分度頭的操作方法展示出來,直觀性強,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需要把握課程的內容及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既有利于教又有利于學的原則下,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2.課件要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節省了擦黑板和畫圖的時間,增大了知識容量,這勢必會使學生產生知識紛雜、頭緒眾多的困擾,因此,教學中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于重點和難點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時間,掌控好教學進度。
3.面向學生,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是感情的交流,心理的成長和人格的完善的過程。教師的肢體語言在教學中的作用已經不用去爭辯了,如果多媒體教學以演示為由而放棄了肢體語言及其他教學藝術,教學效果肯定不佳。所以多媒體教學只是通向教學目標的手段,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的作用,使學生輕松愉悅地完成知識的建構。
總之,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雖然具有許多優越性,但它永遠只是手段,只有不斷探索,恰當運用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并與傳統的教學手段和生動的教學藝術相結合,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
(作者單位:河南省平頂山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