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拖動是中等職業學校維修電工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這門課與電子技術、電工原理等課程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即計算少,理解多,動手能力訓練的項目和要求多。為了使學生學好這門課,筆者通過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平時的技能實訓與考核以及對歷屆畢業生的回訪,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標,通過多種不定型的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腦手結合進行學習。
一、提出明確要求
教師要完成教學任務,就要制訂目標的實施計劃,提出明確要求。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筆者歷年來在上第一堂課時,就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第一章要求學生了解低壓器的基本結構,理解其工作原理,熟練掌握其圖形符號和文字符號、使用與安裝注意事項以及相近電器(如熱繼電器、熔斷器和過電流繼電器等)的異同點等關鍵知識;第二章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控制線路,熟練畫出典型的控制線路,根據具體要求設計一般的控制線路;第三章要求學生會讀圖、識圖,學會故障分析,掌握故障排除方法;第四章要求學生掌握晶閘管的工作原理、用法以及電動機的調速電路的基本組成框圖。
二、靈活的教學方法
1.常用低壓電器的教學方法
(1)了解電器的基本結構。以速度繼電器為例,運用實物講解,對它進行拆裝,并利用多媒體課件,要求學生把拆下的零件與圖片進行對照,并說出名稱。這樣,就可以快速記住低壓電器,而不用死記硬背。
(2)理解電器的工作原理。以接觸器為例,把它的兩端接上電壓,立刻會聽到“啪”的一聲,接觸器銜鐵被吸合,帶動觸點動作:斷開電源,又“啪”的一聲,接觸器的觸點復位。關鍵是引導學生觀察接觸器常開與常閉輔助觸頭的動作順序,然后讓學生們分組討論、總結,其工作原理就很自然地掌握了。
(3)掌握圖形符號、文字符號。這是為以后學習控制線路做準備,一定要結合實際生活,如按鈕的手按符號等。這樣能幫助學生記住這些知識點。
2.三相異步電動機控制線路的教學方法
(1)掌握控制線路的分析。從簡單到復雜,逐步深入,以分析具有自鎖正轉控制線路為例,先引入點動控制線路,然后由學生討論,怎樣才能使電動機連續轉動呢?關鍵在于給接觸器線圈持續通電。在按鈕兩端并聯接觸器的輔助常開觸點可以解決問題,但控制線路又會出現不能停車的現象。因此,必須加入停止按鈕??刂乒δ軡M足了要求,再引導學生去思考電路是否完善,稍后提示應從加強保護功能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思考短路、過載、欠壓保護是否完善等問題。
(2)工作原理分析。以正轉控制線路為例分析,方法是按圖連接線路,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按鈕、接觸器動作,對電動機的轉動,只要略加引導就能掌握工作原理。啟動時,按下啟動開關,接觸器電動作,主觸點與自鎖觸點同時閉合,最后使電動機轉動;松開按鈕,接觸器仍保持吸合電動機持續運轉(為了讓學生體會點動與自鎖的區別,對自鎖觸點一端引線進行通、斷);按下停止按鈕,接觸器線圈斷電,主觸頭斷開,自鎖觸點斷開,電動機停止轉動。這時,學生就可以用少量的文字和箭頭把它描述出來,寫出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
(3)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例如,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線路,設計步驟如下:首先,畫出正反轉控制線路;然后,畫一個反轉控制線路并將它們組合在一起。教師可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兩個按鈕同時按下,主電路出現短路怎么辦”,引入連鎖的概念,并了解學生是否掌握其中的真諦。
3.常用生產機械電氣控制線路的教學方法
(1)教會學生閱讀電原理圖的方法。第一,分析主電路,主要看電動機的數量,由什么電器控制,具有什么控制形式;第二,分析控制線路,具有怎樣的典型控制線路,如連續、正反轉、多地控制等;第三,分析照明電路、指示電路。
(2)常見故障的分析。最好的辦法是采取模擬控制線路或實際的相關電氣線路,由教師設計出常見的典型故障問題,讓學生自己完成。例如,斷開電路中的熔斷器,斷開自鎖觸點,斷開接觸器線圈的電源等。首先,讓學生根據電原理圖進行分析,寫出潛在的故障現象,再結合動手實際操作,根據要求斷開相關電路,把看到的故障現象與原理分析進行對比是否一致。通過這種學習,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實際動手能力。有了以上知識作為準備,學生對于故障分析,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輕松地學會了故障分析。
(作者單位:滄州設備安裝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