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械行業中,錐度配合件屬無間隙配合,它具有同軸度高、定位準確、能傳遞較大扭矩(α≤3°)、裝拆方便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各種機械設備和工刃具中。因此車削圓錐成為車工實習教學中的重要課題,在車工等級考核以及各類車工競賽中也是必考內容之一。教材《車工技能訓練(第四版)》中采用傳統的轉動小滑板車削圓錐,通過不斷測量修正的方式找正圓錐半角(α/2),找正需要相當長時間,而且對操作者的經驗性有較大的依賴,操作時還需兼顧角度與尺寸余量等,學生掌握起來有較大的難度,經常出現角度還沒校對零件余量已經不足,以致工件報廢。有沒有一種更高效、優質、學生更易于掌握的圓錐加工方法?我們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改進、比對、實踐,開發了一種更實用、高效的“百分表間接找正法”,能準確地調整小滑板角度,既能很好地達到控制圓錐角度的目的,又方便快捷,學生也能很快掌握,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較實用的工藝方法在實習教學中的應用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對教材中介紹轉動小滑板找正圓錐半角方法的工藝分析
同行都知道,車床的轉盤回轉刻度值的最小單位是“度”,而工件的圓錐半角通常要求精確到“分”和“秒”。
傳統的圓錐加工方法中,通常先將車床小滑板轉盤回轉刻度值調整為略大于工件圓錐半角(若小于圓錐半角,會使圓錐素線車長而難以修正圓錐長度尺寸),然后通過試車圓錐,檢測角度,再根據檢測結果,微量轉動小滑板調整找正工件的圓錐半角,然后再試車,再檢測。不斷反復數次,直到逐步找正工件圓錐半角角度。教材《車工技能訓練(第四版)》中介紹轉動小滑板找正圓錐半角的方法有圓錐套規檢測法、萬能角度尺檢測法和用角度樣板透光檢測法三種。
以上方法在找正圓錐半角過程中,一方面經反復數次試車試測圓錐需要較長時間,工效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反復數次對圓錐表面進行試車試測,一旦粗車把握不好,余量車沒了,圓錐半角卻沒有找正,易造成圓錐工件尺寸的精度得不到保證,甚至造成工件報廢;其次是當零件形狀復雜基準不統一時,會出現不易或不能測量錐角的情況,給找正圓錐角帶來困難。
二、用百分表間接找正圓錐半角的工藝方法
經過對教材中轉動小滑板找正圓錐半角方法的分析,針對它存在的缺陷,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選擇更為實用、高效及精確的找正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經過不斷探索實踐,我們選用了百分表找正圓錐半角的方法,縮短了找正時間,提高了車削圓錐工效,學生在生產實習中運用此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找正圓錐半角的原理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如圖1所示),AC與AB所形成的夾角α/2是工件的圓錐半角,它所形成的關系是正切直角三角形的關系tgα/2=BC/AC。斜邊AB是圓錐體的表面素線,是車削圓錐表面的走刀軌跡。當車刀的刀尖由縱向A點走到B點時,只要控制好直角邊AC長度和直角邊BC位移距離,就能得到準確的圓錐半角(α/2),達到精確找正小滑板轉動角度的目的。
2.百分表找正圓錐半角的具體操作
根據以上關系和車削圓錐半角的加工原理,角度α/2和長度AC在圖樣中是已知參數,百分表找正圓錐半角前,應先計算出直角邊BC的位移距離,然后再進行百分表找正圓錐半角的工作。
找正圓錐半角的方法(如圖2所示):即將磁力百分表座固定在車床床身導軌上,并使百分表表頭觸及小滑板的側邊(小滑板中心線應與主軸中心線平行)。同時百分表校對零,然后松開小滑板下面轉盤的兩螺母,逆時針方向調整小滑板,使百分表的讀數等于直角邊BC的位移距離,然后鎖緊轉盤上的螺母,大拖板向主軸方向作縱向移動直角邊AC的長度,此時百分表的讀數為零,找正圓錐半角工作完成。
3.百分表間接找正圓錐半角實例
例如:加工一條莫氏4號錐棒工件(如圖3所示),已知莫氏4號錐角α=2°58′30″,圓錐部分長度AC=100。
先求出直角邊BC的位移距離。
BC=tgα/2×AC=tg(2°58′30″÷2)×100=2.6㎜
用百分表找正莫氏4號錐棒工件的圓錐半角:將磁力百分表座固定在床身導軌上,同時百分表對零,并松開小滑板下面轉盤的兩螺母,逆時針方向調整小滑板,使百分表讀數等于2.6㎜(BC的位移距離),然后再鎖緊轉盤上的螺母,大拖板向主軸方向作縱向移動100㎜(直角邊AC的長度),此時百分表的讀數為零,找正圓錐半角工作完成。
三、新方法在常用標準錐度、莫氏錐度的加工中的推廣及經驗數據
為了使學生在應用百分表找正圓錐半角的方法操作方便,也為了使本方法在各類標準圓錐加工中得到推廣使用。本人通過大量計算,得出各種常用標準圓錐、莫氏錐度用新方法加工所需要的數據,并通過多次實踐校對得到經驗數據,總結如表1所示。
四、百分表找正圓錐半角車圓錐法的優勢及取得的成績
教材中傳統的找正圓錐半角的方法,學生需要在操作過程中,經反復數次試車試測,工效較低。另外,由于試車試測反復數次較多,有時把余量車沒了,圓錐角卻沒有找正好,對操作者的經驗要求較高。而且當零件形狀復雜、基準不統一時,還會出現不易或不能測量錐角的情況,給找正圓錐角帶來困難。
而運用“百分表找正圓錐半角”的方法,讀數直觀,操作簡便,且能一次找正完成,找正圓錐工效較高;圓錐半角找正準確,加工好的工件的錐度用涂色法檢查,接觸面高達95%以上,精度較高,很實用。兩者的對比見表2。
五、“百分表找正圓錐半角”存在的不足及解決方案
再好的工藝方法都有利有弊,“百分表找正圓錐半角”的方法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對于錐角較大的工件,當大拖板移動的長度設定為100㎜(長度越長精度越高)時,計算后的找正圓錐半角百分表的讀數BC的位移距離大于10㎜,而一般百分表的量程為10㎜,因此無法找正圓錐半角;若要縮短大拖板移動的長度使BC的位移距離小于百分表量程,又會降低找正圓錐半角的精度。
解決方案:對于錐角較大的工件,仍設定大拖板的移動長度為100㎜,若找正錐角百分表的讀數BC的位移距離大于10㎜時,可選擇百分表(0~10㎜)配合量塊(1~100㎜)使用,減小百分表的讀數,以方便、準確地控制圓錐角度。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該方法找正圓錐半角優質、高效,學生易于掌握,在實習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該方法也適合在各常用工具圓錐單件、小批量加工中使用,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在實習教學中要勇于創新,勤于思考,多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開發、研究更適用、好用的加工工藝,并把創新的理念傳達給每個學生,在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實習教學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
(作者單位:廣東省工商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