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鐵路運輸企業改革與發展的今天,如何提高鐵路職工的素質,一直是鐵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問題。尤其是對思想不穩固、文化素質低、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復退軍人,教師不僅要使他們能夠坐得住、聽得進、學得會,而且還要把他們培養成為愛學習、愛動腦、愛創新的鐵路職工。因此,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從思想上使學生轉變觀念,變“逼他學”為“他要學”;對單調乏味的專業課,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適應現場工作的需要,課堂教學中,在保證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多注重技能培訓,不斷補充現場新技術、新科技、新設備、新手段的運用;教學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后勁;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采用多媒體教學等方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力爭為鐵路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質職工,以適應鐵路企業改革、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復退軍人 轉變觀念 創設學習情境 技能培訓 創新 多媒體教學
多年來,筆者學校一直承擔著鐵路復退軍人的教學任務。每年從學校進入鐵路運輸業的復轉軍人,已經成為參與鐵路跨越式發展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這些復退軍人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掌握知識的過程較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實際文化水平只能達到初中或小學水平,極少數學員能夠達到高中文化水平,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從事復退軍人崗前教學工作的經歷,談談自己對復退軍人教學工作的一些淺見。
一、轉變學生觀念,滲透安全教育、路情教育、局情教育
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到學校學習只是一種例行公事,畢業后還是回單位當工人。尤其是工種不理想的學員,思想不穩固,因而在學習上不能做到刻苦鉆研、積極向上。還有極少數學生觀念陳舊,思想缺乏活力,存在混日子的想法。有這種想法的人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對業務不重視,不思進取。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好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還要利用所教學科具有的獨特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不斷滲透安全、路情、局情教育,使學生懂得不愛崗就下崗、不敬業就失業的道理,使學生真正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真正建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盡快培養出一批業務好、責任心強的職工。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例如,在《鐵路運輸設備》教材中講解“道岔”這個知識點時,教師不僅要講解道岔的組成及類型,還要講解道岔轍叉號數的確定方法及轍叉號數與列車過岔速度的有關規定,并通過設置課堂情景,結合現場實際講解,增強學員對道岔轍叉號數的理解。同時,通過安達車站列車顛覆事故的案例講解,樹立學員的安全意識,上標準崗、干標準活,讓學生明白“今天違章出差錯,明天下崗沒工作”的道理,使學生能清楚地意識到,必須具備牢固的安全意識、高度的責任心、過硬的業務技術,這是鐵路安全生產最根本的前提和保證。
二、注重創設學習情境
為了使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迅速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教師更應注重情境化教學,把學生放到真實的生活情境、社會情境之中,讓他們自主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在問題情境的互動教學中,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上不斷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整合在一起,從而實現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教師要努力創設一個真實的或逼真的學習情境,促進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到的內容能夠變為以后在實際工作中有用的知識。專業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設置基于工作的、模仿從業者真實活動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從而保證知識向真實情境的遷移。這些情境可以是真實的工作情境,也可以是真實工作情境的高度逼真的替代品。例如,對于運輸專業中駝峰調車的教學,可以把課堂搬進現場,請一些經驗豐富的現場師傅給學生演示調車作業的全過程,邊講解、邊演示。這種真實的工作情境,把“學校學習”與“現場學習”相聯系,實現了學生由學校學習向現實工作的回歸。如果無法實現真實工作情境的創設,可以創設與真實工作情境高度相似的替代環境。例如,學員在學習聯鎖設備時,無法到現場的操縱臺上去學習,而利用學校建立的6502模擬演練沙盤,也能夠達到“仿真”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對學員進行角色的轉換,創設虛擬教學情境,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講解車站設置位置時,可以避開單純講解的教學方法,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師陳述:“某車站線路上停留車輛未采取防溜措施,由于違章作業或暴風、臺風等自然氣候的原因,致使機車車輛溜入區間。”學生討論:“此時,如果你作為車站值班員應如何處理?需不需要通知列車調度員?遇區間有列車在運行時,應怎么辦?”通過這種由學生向車站值班員角色轉換的方式,創設情境,教師不但尊重學員的主體性,而且讓課堂成為富有生命氣息的課堂,成為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場所。
三、必須以技能培訓為基礎,強化實踐操作
目前,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大多數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對學生傳授基本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技能的訓練,導致學生不能適應現場工作的需求。因此,要在教學過程中,樹立以提高技能為目的的教學思想,針對培訓內容,必須講清楚整個操作的目的及意義、動作要領、安全注意事項,講透違章操作的危害性。例如,在進行單線半自動閉塞集中聯鎖設備車站上接發列車作業程序講解時,應在學校6502沙盤模擬演練場進行標準化示范并指導學生練習,經過反復的訓練,重點提高操作的準確性和熟練程度。教師還要啟發、引導學員提高非正常情況下的應變能力,改變技能培訓就是動手能力培訓的片面認識,使學生不僅知道怎么干,還要知道為什么這樣干,不但要知道正常情況下怎樣干,還要知道非正常情況下如何應變。
四、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鐵路跨越式發展中,提“速”就是提“素”,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鐵路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鐵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改變過去那種傳統的灌輸式講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經歷知識獲得的過程,重點培養學生的搜集處理信息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斷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獲取和發展新知識的能力、實踐創新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啟發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得出科學的結論,使學生養成勇于探索新知識的精神。
以《鐵路線路及站場》教材中的“鐵路線路種類”這一節為例,針對教學內容,在課前讓學生分小組去現場搜集有關鐵路線路的資料,培養學員搜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在課堂講授對搜集資料的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和判斷信息的能力。為此,教師應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例如,通過學習正線的定義,教師應提出探索性問題:“貫穿整個車站的正線與直股伸入車站的正線,當有列車正線通過時有區別嗎?區別在哪里?如果你作為列車司機,應注意些什么?”又如,講到安全線時,應讓學生思考:“安全線與其他站線的高度是在同一平面上,還是高于或低于其他站線呢?”這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不斷提出探索問題,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真正成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人,而且為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提高鐵路職工素質做出了貢獻。
五、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于學校環境的限制,學生的大部分學習任務還是在教室中進行的。教師在很多時候無法設置最真實的課堂情境,而只能設置虛擬情境教學。這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教學視頻、教學動畫等媒體信息集成起來,展示教學過程中不方便展現的學習情境,并在屏幕上逼真、形象地呈現出來,使學生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教學服務。
例如,對于車輛這一知識點的講解,可以應用多媒體的影視、圖像、動畫、聲音、文字等工具,生動、形象地向學生介紹國內外鐵道車輛的發展歷史,展示磁懸浮列車,演示我國客車從標準速度客車、準高速客車到新型高速客車的結構及技術的發展過程。學員可以在看和聽的過程中,感覺到一種真實的工作情景,激發學生愛祖國、愛鐵路的熱情,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針對復退軍人的課堂教學,必須積極探索適合復退軍人特點的培訓方法,改變課堂教學單一的說教形式,轉而采納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取課堂教學、現場指導、模擬演練、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多種形式,變枯燥為生動,使學員在生動、活潑、有趣的氣氛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逼他學”為“他要學”。同時,堅持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總之,在新形勢下,教師只有不斷探索課堂教學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更好地為鐵路培養出高素質的職工,才能適應鐵路企業改革、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常治平,王行政.鐵路線路及站場.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
[2]張義龍,王行政.運輸設備.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3]哈爾濱鐵路局運輸處.車站值班員.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4] 哈爾濱鐵路局教育處.“4.20”旅客列車脫軌重大事故案例教育教材.2001.
(作者單位:黑龍江第二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