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允價值的計價方法在我國已經使用了十多年。整個運用的過程也存在一些波折。本文從我國2007年后新會計準則對于公允價值計量方法運用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筆者響應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會計;公允價值;問題;思考
一、公允價值的基本含義
在我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對于公允價值的含義界定為:資產與負債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買賣雙方對市場情況熟悉,并在自愿的基礎之上交換資產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從這個定義上我們能知道,公允價值實際上就是資產交易市場上對該資產和負債的交易價值,這個價值是一個時點上的價值,是不斷在變動的,其并非是該資產和負債的確切內在價值。從某種角度來看,這種公允價值的定義方法就是該資產和負債的邊際價格。公允價值在我國整個運用過程經歷了大概三個階段。首先是1998年開始初步運用公允計價方法,其次是在2001年修訂會計準則時,對公允計價方法的回避,最后是在2006年對會計準則的重新修訂使用,并在2007年正式運用。
二、在我國會計核算實際工作中,公允價值計價方法應用存在的不足
(1)公允價值計價方法會加大周期性波動。我們對相關會計項目進行公允價值計量的時候,由于其計量的價格都是由相關交易市場的交易價格決定,因此當市場處于上升周期時,其公允價值會被高估,而在經濟處于低谷時,公司價值又會被低估,這就導致經濟高峰期企業容易獲得信貸支持,容易造成經濟過熱,而當經濟處于低谷時,企業價值被低估,企業難以獲得信貸支持,生產受阻。從客觀上來說公允價值的計價方法使得企業的周期性波動幅度加大。(2)公允價值計價方法的需要借助外界穩定的交易市場。公允價值的計價方法基礎是有一個完善的交易市場,且在該市場進行交易的品種有活躍的交易。在我國整個金融交易市場的結構是不完善的,還有很多市場沒有建立起來。整個交易市場的投機氣氛較為濃厚,市場上交易產生的價格往往對現實經濟沒有指導性意義。(3)對于缺乏活躍金融市場交易的計價品種,沒有一個可參照物。我國整個金融市場在結構上不是很完善,很多金融交易品種并沒有建立起來。按照公允價值計價的方法,對于沒有活躍的交易市場的品種進行定價的時候,要參照相關交易品種的價格進行合理估價。這就為會計核算帶來了問題。首先是給操縱利潤留下了空間,其次就對會計工作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其市場判斷提出了很高要求,在實際工作中難度較大。(4)利用公允價值對企業利潤進行操控。在我國1996年開始使用公允價值進行會計計量的時候,就有公司利用公允價值計量方法進行利潤操控,這個導致2001年在修訂會計準則的時候,對公允價值計量的方法進行了回避。但隨著我國經濟國際一體化的不斷深入,會計上對于公允價值的運用是符合整個國際潮流的,因此在2006年新修訂的會計準則時,將公允價值計量方法重新引入,這幾年就又出現了部分公司利用公允價值計量方法對公司利潤進行操控情況。
三、會計核算中運用公允價值的思考
(1)創造良好的法制和市場環境。要想讓公允價值計量方法能得到實際的落實,良好的制度約束是關鍵。首先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其次要培育各級交易市場,讓公允價值有合理參考市場價格。最后就是要不斷的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讓其能夠有良好的判斷能力,能夠有能力的計算出合理的公允價值。(2)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公允價值計價的具體操作指引。公允價值的計價方法是比較靈活的,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具體執行人員的理解能力和職業素養。針對我國會計市場的情況,最好有有關部門制定一個具體公允價值的操作指引,讓公允價值計價方法的隨意性降低,保證公允價值計量的公允性和恰當性。(3)制定合理的企業內控機制,抑制企業操控利潤動機。在我國企業內部要建立合理企業決策機構,讓企業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能夠確切的行使職責,讓企業的經營權和監督權能夠正在做到互相控制,使得企業內部操控利潤的動力喪失,使得企業高管的工作重點放在獲得利潤上,而不是報表利潤的謀劃。(4)完善企業外部的監管制度。對企業的監管,光靠企業內部監控是很難實現的。我們要引入注冊會計師的社會監督,讓企業有外部的約束機制。對于企業的股本制度上,要鼓勵股權的分散持股,讓企業中大股東只手遮天的情況降低。還有就是要加大證券市場的監督,讓上市公司利用公允價值進行利潤操作無處藏身,讓相關人員受到嚴厲處罰,這樣就會讓公允價值的應用有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永平.后金融危機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的思考——基于公允價值會計[J].會計之友.2011(12):31~32
[2]孫玉恒.后危機時代對公允價值計量的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1(9):49~50
[3]王慧麗.淺析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的問題[J].時代金融.2011(11)下:16
[4]徐函.金融危機下的公允價值[J].企業導報.2009(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