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20世紀50年代美國生產出的世界第一輛道路清障車,我國的研發技術整整遲后了三十年。但是,在近30年里,我國清障車的研發和制造均有了很大的突破。
[關鍵詞]清障車;現狀;發展趨勢
道路清障與施救技術起源于公路交通非常發達的美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輛清障車,這個開端,為清障車的發展史拉開帷幕。清障車主要用于排除道路障礙、清理事故車輛、整理城市環境,給駕駛員和車輛提供幫助和救援服務。廣泛用于公路、城市建設、汽車修理行業、機場、碼頭及高速公路公司等部門。也用于“無故障車輛”的特殊運輸功能。清障車發展的第一階段,功能單一,結構簡單,這一階段往往采用自制底盤。第二階段,以引入液壓傳動與控制技術為標志,20世紀50~70年代,涌現了一批著名的清障車企業,如美國的ENTURY,CHALLENGER,JERR-DAN,WRECKER,澳地利的EMPL,日本的TOKYU,加拿大的NRC。這一階段的清障車系列品種、規模增多、結構形式多樣化、底盤多樣化。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快速發展時期——結構多樣、功能齊全,具有托舉、起吊、拖曳等功能。第四階段,工作能力更大,操作方式更先進,工作環境更舒適。
一、國內外清障車技術現狀
我國80年代末期開始引進和仿制清障車,從國外清障車發展的第三階段開始起步,起點較高,走了一條引進技術與自主開發相結合的道路。無論是研發技術還是生產能力,我國企業都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1)國內目前基本使用載貨汽車的二類底盤改裝清障車,據了解,只是因為各類汽車底盤不能大批量被采購應用,所以不愿意投入資金和精力去開發。因此,清障車上裝與底盤的匹配不盡合理,底盤的作業能力未有得到充分發揮。(2)產品開發主要還處于模仿階段,自主開發的品種不多。多數企業由于生產量少,為減少成本,仍然采用原始的手工作坊式技術,導致產品外形比較粗糙,只有少數生產量大的企業,采用等離子或激光等技術,保證產品的下料尺寸準確,減小毛坯因受熱而變形。(3)智能化監控。目前國內清障車的技術,僅僅滿足基本的施救和清障,智能化的監控儀器應用較少。
二、 國內外清障車發展趨勢
人性化設計和個性化服務是國外目前的發展趨勢。國外的清障車,技術方面非常成熟,尤其是美國清障車技術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其主要結構技術的創新與改進已經很小,現今清障車產品的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人性化的設計和個性化的服務方面。另外上裝輕量化也是目前國外清障車的發展趨勢,隨著全球環境惡化和能源危機的日益加劇,汽車輕量化設計作為實現節能減排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國外平板大量采用鋁合金型材加普通鋁板制造,會越來越受到企業和用戶的重視。我國清障車技術今后還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和優化。(1)底盤專用化。為了達到清障車對底盤的專門要求,需要研發一系列專用的二類底盤,使整車與上裝的匹配更加合理,使軸距及前后橋的設計承載能力更強,最大限度地發揮底盤性能。(2)設計、生產、試驗手段采用新技術。國內清障車設計還在研究和仿制國外主流產品,主要是在運用AutoCAD或國產電子圖版進行2維設計,美國米勒公司的清障車設計已邁向應3D CAD設計。用3D原型圖,進行工裝、夾具和檢具的設計、校準和驗證,提高了產品開發質量和成功率,縮短了產品的開發周期,實際上也相應降低了產品開發成本。(3)生產自動化。目前國外基本上采用了機器人自動焊接,焊縫外表質量美觀、焊接質量高、焊接效率高。而國內基本都是使用二氧化碳保護焊焊接,焊后質量檢查不合格率很高,浪費很大,而且焊縫外表質量差。(4)操作技能培訓專業化。曾經發生過許多因為操作者操作不當、技術不夠熟練等原因對被施救方造成財產或生命損失的情況。因此專業化的培訓顯得尤其必要。熟悉清障車的專業知識,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識、避免和減少傷亡事故,掌握清障車正確操作使用和日常維護保養技術,確保操作者在學習結束后能馬上投入實際的工作。
我們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除了東部以外,西部、中部不少地區還比較貧窮落后,衛生設施、城鎮、公路、鐵路等多方面仍有待建設,這無形中也給清障車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隨著近年來城市交通的發展和車輛擁有的增多,交通事故的頻繁發生,越來越多的清障車將會被各企業單位所購入,因此,提高清障車的生產能力和研發技術,跟上世界的發展趨勢將是我們所追求的。
參考文獻
[1]楊琳.突破瓶頸.走向世界——我國道路清障車行業現狀分析.《中國汽車報》記者.2003
[2]李忠生.清障車的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專用汽車.2003(6)
[3]關森源.如何實現清障車的輕量化.COMMERCIAL VEHICLE 商用汽車.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