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課程是中等職業教育計算機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FLASH課堂的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在課堂上講得明明白白,學生聽得清清楚楚,但在實際運用時卻不知所以然,不知該從何入手及如何操作。筆者也常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難道是老師講得不清楚,還是學生根本就一點都聽不懂?其實都不是。雖然教師對知識的理解和表達以及學生學習的努力程度和理解力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那到底什么是主要原因呢?經過長期的觀察與思考,筆者發現:在課堂的教學中,學生只是疲于被動地接受,而沒有進行主動性的思考,這是問題的關鍵之一。另外,學生在課堂上聽講時,不能夠進行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不能夠饒有興趣地去組織思考,這是問題的關鍵之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主動性地思考,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全面、個性的思考,對這門課程“饒有興趣”,鍛煉創新思維,已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經過長期的思考和實踐,筆者終于略有心得,在教學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一、課程與創新思維
FLASH課程是以動畫制作為內容的學科,在課堂的書本教學中,對于這門課程所能傳授給學生的是工具的認識和使用,書本本身的編制并不具備創新思維的特點,但這門課程需要創新思考才能更好完成本課程的學習,因為就算認識并十分了解工具,但不具備把他們組織在一起的有創意的思維,那么對于工具的學習亦是枉然。因此這門課程的學習核心就是通過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進行豐富的、有個性的建構,這是一個鍛煉創新思維的過程。
二、課堂教學模式與創新思維培養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主要任務,傳統的課堂教學過于強調知識的傳授和學生的接受,教師只專注于知識的理解和詮釋,而忽視對學生思考的激發和培養,講得越清楚,對學生的思維限制越多。久而久之,學生便忘記思考、懶于思考甚至不會思考,把“上課”這個需要調動身體各種感知器官參與,特別是需要積極思考的主動學習過程,看成只需“帶耳朵”就能完成的被動聽課。如果學習過程缺乏思考,對知識的理解就會流于膚淺、記憶不牢固。因此,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勢在必行。近時期來,在FLASH及其他類似課程的教學中,筆者一直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將教學方式由單向傳授轉變為啟發式、互動式、體驗式等多種形式,力主激發學生的思考和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1.啟發式教學
“問題”是創新的起點,是引發學生興趣、誘發學生動機的理想載體。實現啟發式教學的關鍵是高質量、創新性、啟發式“問題”的設計。FLASH課堂教學中,在“動畫制作”這一章節可以創設很多高質量的問題,例如本章節學習的主要內容是運動動畫制作、變形動畫制作、多層疊加動畫制作、運動引導動畫制作以及遮罩動畫制作,通過橫向比較各自的特點,使學生對每種動畫制作特征有個清晰、整體的把握和了解,然后設計出一個與他們學習生活相關的問題:一個同學跑步投籃,籃球進入,以上情景該用何種動畫去設計?由此將教材上的平面知識、技能點轉化成問題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引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增強學生思考的內驅力。有了疑問,自然要思考,思考了就有收獲。
2.以體驗式教學培養情景想象和抽象思維能力
FLASH課程的核心內容就是對現實世界的動態模擬,如自然界的風吹、草動,河流之動,校園生活里的體育運動,同學間的一個小故事等等,都可以用FLASH來模擬制作,FLASH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與現實世界聯系的緊密性。因此,在FLASH課堂的教學中,完全可以通過列舉學生身邊耳熟能詳的生活場景來引發和培養學生的情景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變形動畫的制作時,通過使學生體驗生氣、高興、悲傷、憂郁等人類的各種情緒來想象和模擬制作從生氣到高興時眉毛的角度變化、嘴巴的開合變化,以及從高興到悲傷時各種臉部器官又當如何變化。通過以上過程,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去想象和模擬,從而使其更好地掌握變形動畫的制作。
筆者在FLASH課堂教學中,嘗試改變傳統的“你說我聽”的教學模式,圍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使學生能在更高層次上進行技能學習”這一主題,探索啟發式教學、體驗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不同模式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