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六月,總是注定著有不平凡的事情發生。因為這個月,千千萬萬的學子們要做出最后的拼搏,參加為時三天的高考。
高考,是多少人心目中與夢想接軌的橋梁,無論自己有多么自信,伴隨著那清脆的鐘聲之后,隨之而來的是一種煎熬。那種等待自己分數的心情無疑是最迫切的,像是刑場上被判了死刑的囚犯,期待著槍聲給他帶來解脫,卻又害怕槍聲的到來,用個時髦的詞概括,就是“糾結”。
每年這時候,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或許這當中有失敗有成功,但是我們換個角度看,其實只要你努力奮斗過,當你邁進人生重要的轉折點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結果不重要,因為我們有過奮斗,所以我們青春無悔!
雖然進入大學已經一年之久了,但是回顧高考,當時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只有經過了高考了,才能切身體會到一種來自社會的壓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成長并走向成熟。
高中三年的學習,考驗的不僅是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是對意志的磨礪與鍛煉。很多平時成績十分優秀的同學,最后的結果都令人惋惜,這不禁讓人心生疑問,這是為什么?
我經過的高考中,有很多同學都沒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實力,大多數優秀的同學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發揮失常的因素,為什么這些意外因素每年都會發生?
我想這就是現在的我們過于量視知識積累,而忘了自己心理素質的鍛煉了吧。
現在的中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家長和學校都片面地強調學習。的確, “一力降十會”,如果學習功底扎實,什么考試來了都不怕,提筆就考,那什么事都沒有。可惜,高考由于其特殊的屬性,往往為考生們帶來了更多的學習外的壓力。這種意外因素在關鍵時刻卻成為決定勝負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一道高考的時候,各種“怪狀”百出,有考試找不到考場的,有晚上失眠睡不著的,有考場上做題中想到其他的事情的……每年這樣的事情總是輪番上演,讓人嘆息不已。
十年寒窗,就是為了這幾個小時的考試,你的表現,很可能決定了一生的命運,沒有壓力是不可能。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去應對這種壓力,不僅要做好應對高考的知識準備,更要做好應對高考壓力的心理準備。
我記得當初的高考考場上異常安靜,但你能感覺到其中劍拔弩張、草木皆兵般的緊張,仿佛到了一個臨界點,隨時都會爆炸一樣。同考場有一個女生繃不住了,開始緊張地嘔吐,去了起碼四五次廁所。其他的人也被這氛圍所感染。我告訴自己鎮定、審題,別失了方寸。拿出做模擬題時的駕輕就熟。
慢慢地,我進入到了正常的考試狀態,不管周圍的環境,只管認真答自己的題。我不時地看一看手表,掌握時間。平下心、靜下氣之后,一道道難關都被我攻克了。很慶幸這十幾年的不懈積累,起了大用。
只要擁有一顆平常的心態來面對高考,你才能發揮出自己全部的實力。
回想從高考到錄取這一段漫長經過,酸甜苦辣、各種心情都在心頭一一浮現,很多人生平第一次經歷這些。第一次到達自己命運的關口,用自己的手鋪展未來的道路、為將來畫下藍圖。這其中有很多激動、復雜、心潮澎湃。想想所有付出的一切都值得,因為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從懵懂到成熟,到親手把握人生、勾畫未來。
我想這就是我們的收獲,它是人生的轉折,從稚嫩得需要家長老師安排一切到自己獨力把握,確定自己下一步的人生旅途,我們長大了。而且,從內心上來講,我們變得更強大了,更能勝任接下來的挑戰了。
編輯/梁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