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云計算角度而言,幾乎Google的所有產品都可以被認為是典型的云計算產品。因為Google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云,在全球有30多個數據中心,服務器的總數超過100萬臺,而且在運營效率和自動化管理程度這兩個非常重要的云指標上也是獨領風騷的,并且這些產品大都以Web的形式發布。具體到產品方面,Google在SaaS、PaaS、IaaS和云客戶端這四個方面都有布局。
SaaS層:Google的云服務主要可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主要面向個人用戶的普通SaaS服務,其二是面對公司和機構的企業級SaaS服務。具體來看,包括其核心的網頁搜索和圖片搜索、視頻搜索和學術搜索等搜索服務、Google Map、Google Earth和Google Sky等地理信息服務、視頻服務 YouTube、云存儲服務Google Drive,照片共享Picasa、辦公協作工具 Gmail、Google 日歷和Google Docs等,這些都屬于網絡基因濃厚的SaaS服務。
PaaS層:Google App Engine 提供一整套開發組件讓用戶輕松地在本地構建和調試網絡應用,之后能讓用戶在Google強大的基礎設施上部署和運行網絡應用程序,并自動根據應用所承受的負載對應用進行擴展。同時提供大量的免費額度和靈活的資費標準。此外在IaaS層谷歌也推出類似Amazon S3的名為Google Storage的云存儲服務。
當然,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云+端”的模式將成為主流。所以,即便谷歌現在的利潤主要來源于搜索這樣的基于Web的SaaS服務,但是近兩年來,Google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云客戶端方面,并推出了Android、Chrome和Chrome OS這三個產品。
應用案例方面,谷歌云計算最大的應用案例便是其自身。通過云計算構架,谷歌為全球十幾億用戶提供流暢的互聯網搜索以及郵箱、在線視頻、在線文檔等服務,如我們所知,這些都是擁有十億級別用戶的服務。
以IaaS層面的Google Storage和PaaS層面的App Engine為平臺支撐,以Google Docs云辦公、Gmail和一系列搜索云應用、Google Drive云存儲等為“拳頭”,加上整合的Android端平臺和面向未來的云操作系統Chrome OS——谷歌的云計算處處彰顯著谷歌獨特而濃厚的互聯網基因。
點評:雖然谷歌可以說是云計算的最大實踐者,但是,谷歌的云計算平臺是私有的環境,特別是谷歌的云計算基礎設施還沒有開放出來。谷歌公開了其內部集群計算環境的一部分技術,使得全球的技術開發人員能夠根據這一部分文檔構建開源的大規模數據處理云計算基礎設施,其中最有名的項目即 Apache旗下的Hadoop項目。但除了開放有限的應用程序接口如Google Web Toolkit以及Google Map API等,Google并沒有將云計算的內部基礎設施共享給外部的用戶使用,上述的所有基礎設施都是私有的。
此外從某些角度看,面向商務應用的云計算服務上,谷歌的商務服務基因還較弱。雖然由于Android的巨大成功和Chrome OS的前景無限,谷歌很可能繼續在個人云市場占據較大份額。不過谷歌如今已經嘗到了Android碎片化帶來的過于依賴系統的桎梏——移動端的教訓希望能夠引起其驚醒。也許將API放在網頁中而非Engine中是更好的選擇。至于徹底開放,谷歌實際上沒有我們想象中那般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