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自我:耕耘夢想的土地
2012年3月27日,我有幸參加了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舉辦的“七彩語文杯”第四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當市里的教研員通知我,由我作為黑龍江省的唯一代表參加比賽時,我心里的興奮多于緊張。因為從2011年9月參加區里的比賽開始,經層層選拔,可謂身心俱疲,這階段性勝利讓我感覺一下子放松了,只想睡個好覺。
可是,當11月3日省教育學院的老師把詳細情況介紹給我時,我才意識到這個機會有多么難得,任務有多么重大。此次比賽共設有課文朗讀、粉筆字書寫、個人才藝、課堂教學、知識素養問答5項內容。賽事要求十分嚴格,選手要在不提前接觸學生、不清楚授課內容、不設知識問答范圍、不了解書寫內容的情況下,現場抽簽確定比賽內容。而我作為黑龍江省的選手,不僅代表我個人,更代表整個黑龍江省的教育教學水平。聽完專家的話,霎時覺得一塊大石頭壓在了我的胸口,透不過氣來。
但這種壓力也讓我心中升起了挑戰自我的勇氣,堅定了我向更高層次邁進的決心,對成功的強烈渴望如火燃燒。
省、市的專家走后,學校領導對此非常重視,立即給我安排了一個獨立的辦公室,并減輕了我的教學任務,同時為我尋找合適的朗讀、書寫以及才藝指導老師。
從2011年11月中旬開始到2012年3月27日,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賽前的準備中。
每天早上練習朗讀。我平時很喜歡朗讀,自認為朗讀比較擅長。但是當我見到專業的朗讀指導教師時,才知道朗讀還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她針對我的情況進行了系統的訓練,專門練習抽簽后幾分鐘內怎么迅速掃清讀音障礙;怎么迅速找準文章的感情基調;怎么勾畫句式的停頓等。掌握了基本要領,我把蘇教版、人教版所有的課文復印下來,每天早上自己抽簽,用一個小時練習朗讀。
每天下午練習兩小時古箏彈唱。我準備的才藝表演是先朗誦《將進酒》,再古箏彈唱。這是省教育學院的老師為我量身打造的,他們覺得我的聲線還不錯,很適合唱這首曲子。但我覺得自己的氣息不夠好,于是我開始每天練習發聲。由于我唱的是越劇,最難的就是把握越劇的腔調,老師指導之后,我過一會兒就忘了。于是我就走到哪唱到哪,走到哪都拿個mp4聽,最后我兩歲半的兒子都能有模有樣地高唱《將進酒》。
在比賽的5個項目里,書寫是我的弱項,于是我下苦工練習。每天下午3點,我都會準時來到書法老師的辦公室,他從基本筆畫到間架結構,再到板面的布局,逐一精心指導。在這段時間里,我苦練書寫小學必備古詩近百首,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的粉筆字書寫大有進步。
由于白天的內容安排得很滿,所以想靜下心來看書、背誦只能在晚上。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學習了教育政策、法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等重要文獻;熟記了《課程標準》等近百篇理論文章;背誦、瀏覽關于小學語文教學類知識、試題近千道;背誦、品析了古詩、詞近百首。
其實,和前幾項內容相比,我最擔心的還是課堂教學部分,因為我要面對的是一二年級下冊的兩本書,比賽只給不到一天的時間備課,如果不提前準備,在全國的講臺上授課,我真是心里沒有底。尤其是30分鐘的課,還是第一課時。作為語文教師,如果上公開課,大都會選擇第二課時,因為都感覺第一課時不好開展,我當時也有這種想法。但想到一共40多節課,都要心里有個思路,太難了,真是有點兒急。于是想先設計一課,讓市里的教研員幫忙把關。當我把想法告訴教研員時,她很鎮定地告訴我:“你先別急,先把低年段的課標背熟,然后再找來全國的小語專家如崔巒、陳先云、高林生、陸志平的講座、評課,好好琢磨琢磨,把理論充實好后,再備課也不遲。”聽了這番話,我開始靜下心來收聽、翻看專家的講座和評課,欣賞一些名師以及以往幾屆素養大賽的優秀課例,并認真地做了讀書、聽課筆記。高林生老師在第三屆素養大賽上評課的內容我反復讀了十幾遍。他說:“30分鐘的課怎么上?兩個詞:清楚、簡約。所謂‘清楚’的含義有三:目標清楚、內容清楚、流程清楚。所謂基礎目標有四個:一是識字,包括生字、多音字;二是寫字;三是讀書,以朗讀、默讀、誦讀為主;四是背誦,包括熟記詞語、句子。”還有崔巒老師在全國第六次閱讀教學研討會上總結時說:“我們上課的老師總想把最精彩的部分展示出來,往往導致一、二課時不分,造成許多觀摩課、名師課成了無頭無尾的‘中段課’。在工具性與人文性之間,偏向人文性,不注重工具性。”這些都是我平常容易出現的問題。
帶著這些學習的體會與感受,我又一次找到教研員。經過一番討論,我們根據“課標”對低段教學的要求:把識字寫字落到實處;把讀課文落到實處;把積累、運用落到實處。最后我們確定,不論抽到哪課,就采取“隨文識字”的方式,重點一定要放在識字、寫字上,目標就是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確定好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理念之后,我開始每天設計一課,然后在學校試講,先由學校的老師共同研討,然后再請市里的教研員聽課、評課,最后再去省里匯報。幾次匯報展示都得到了專家的肯定,他們認為我們的課定位很準。其他幾項,專家們都精心指導,并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
經過如此充分的準備,我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下來。我懷著從未有過的信心,準備迎接挑戰,我堅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辛勤的汗水必將催開希望的花朵。
突破自我:摘取夢想的果實
2012年3月27日~29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
我3月24日到達南京,在哈爾濱上飛機前,還是漫天飄雪,到了南京,到處都是綠色,一簇簇的梅花讓人心情特別愉悅。這樣的美景和好天氣使我非常放松。看著學校的領導忙著為我安排租古箏等一系列事物,我很感動。
3月25日,當我領到參賽手冊,翻閱選手們的材料時,發現大家不僅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很多選手都是全國知名的優秀教師。在參賽的31名選手中,有幾名教師曾是全國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有為中央電視臺錄制《名師講堂》的;有曾在全國“兩岸四地”教學觀摩會上執教的;有在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做過采訪,并被網易等網絡媒體評為“十大麻辣教師”之一的。看到這些資料后,心里又覺得沒底了。
26日上午10點開選手預備會,終于見到了資料里的選手們,看到他們個個精神抖擻的樣子,心里又莫名地緊張起來。大賽組織者先講了大賽的要求,隨后由選手提出質疑。沒想到各地的選手都紛紛說出了自己對大賽安排的困惑,個個口若懸河。組織者耐心地一一解答,同時強調:此次大賽,每位選手都是各省佼佼者,明天就是向全國展示各省風采的好機會,但是比賽就是比賽,規則無法改變。接下來抽簽,我很擔心抽到前3號,因為前3位選手須要當天就抽課,第二天下午就要進行課堂教學。我抽到的是6號,心中一陣竊喜,起碼不用當晚就備課,還可以積極準備一下明天的朗讀、書寫、才藝比賽。
26日晚上,一切都已準備好,心里也較平靜,但不知為什么就是無法入睡。直到凌晨才小睡了一會兒。早上,鬧鐘如約響起,我收拾妥當沖向會場。選手們一到會場,有的試著走臺、有的沖到小黑板前面比畫起來……一派“大戰”前的忙碌。
開幕式過后,第一項朗讀比賽開始了,我抽到的是《新年的禮物》,拿到課文紙,我馬上翻字典確定難字、易錯字的讀音;先通篇讀一遍確定本課的朗讀基調;再勾畫出需要停頓、換氣以及重讀的地方。接著我對著校長朗讀了幾遍,她指出了我幾個應該注意的問題。隨后開始候場,上場,掃視了一下會場,啊,幾千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拼了!開始我有點緊張,但很快進入了情境,完全融入到了課文中,自我感覺達到了“情宜縱,聲宜收”的狀態。
第二項粉筆字書寫比賽,我事先準備了幾支磨好的粉筆,但由于用力過猛都斷掉了。這影響了我的寫字速度,當預備哨聲響起,我還有一行半沒有寫完,不管了,拼了,必須把內容完成。于是我奮筆疾書,雖然寫完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三項才藝展示,因為賽前已經準備充分,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克服緊張的情緒。看到前一位選手精彩的才藝展示,我也有了斗志。音樂聲響起,我仿佛化身為才高八斗的李白,大氣、有力的朗誦贏得了專家和評委的陣陣掌聲,當我把金樽中的美酒一飲而盡,并拋出金樽時,現場觀眾也被這氣氛感染,一邊高喊“好!好”,一邊報以熱烈的掌聲。當我扶古箏,唱起越劇《將進酒》時,現場第三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接下來的表演,我已完全進入了角色,流暢的古箏彈唱第四次贏得了現場熱烈的掌聲。評委中有4人都打出了滿分5分的高分。
第四項教學展示,比賽前我精心準備了30節課,很遺憾《猴子種果樹》這一課沒在范圍之內。當時覺得它篇幅很長,第一課時半小時,不太好處理,沒想到就抽到了這課。當時抽完課,我馬上就要進行朗讀、書寫比賽,下午還要進行才藝展示。全部結束時已接近下午3點。
當時,我們已無心觀看別人的比賽,馬上收拾東西回到賓館,開始備課。確定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之后,校長又在網上召集全校語文老師集思廣益,全省各地許多名師也都通過網絡參與進來,共同探討此課。然后,我們一起整理、設計具體的教學思路,并設計制作課件。整個教學設計完成后,已經晚上10點多,我再把教學流程一遍遍說給教研員聽。前一晚因緊張一夜沒合眼,當時真覺得頭昏眼花,領導見此情景命令我馬上睡覺,明天現場發揮。
大會規定,在上課前應留給孩子5分鐘熟悉課文時間,但是哨聲卻在孩子們讀課文不足3分鐘時就響起了。由于本課篇幅較長,有9個自然段,多數孩子根本沒有讀完課文,所以他們遲遲不愿放下課文紙。說真的,當時我真是很緊張,都忘了說上課了。
不過我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先從課題入手,抓住重點字“種”,使學生不知不覺地認識生字、記住生字、會用生字。然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再隨文識字。在這個環節中,努力做到“寓識于讀、識讀同步、識寫結合”,把識字、寫字的任務貫穿于讀書的過程中,使“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將詞語放在語言環境中幫助孩子理解。例如在教學“澆”時,先引導學生讀句子,在適時引出“澆”字,通過析形和做動作,讓學生說、記住識字方法,不失時機滲透常用的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以及換偏旁,幫兒歌填字等方式,幫助學生牢記、會用生字。對于“耐心、農諺、梨五杏四”等詞的處理上,我采取了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巧妙地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同樣,學生在做了“拔”的動作后指導學生識記“拔”字。這樣,教得生動有趣,落實得也扎實有效。
幾天來賽場上緊張的比賽,幾天來無法入睡的疲憊,終于截至3月29中午的頒獎典禮上,我取得了大賽一等獎并才藝特長獎的成績。
通過這次大賽,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也突破了自我,在朗讀、書寫、課堂教學等方面均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為我今后的教學教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巨大潛能,只有不斷挑戰自我,開掘自我,才能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最終實現人生的價值。
超越夢想:教育正未有窮期
記得賽前我曾想:能來到古都南京聆聽全國一流專家的精彩點評,感受各地優秀教師的風采,我幸福。如今,我要說:能遇上這些一心為大慶、為黑龍江省教研傾盡心力的教研員們,能遇上這些無私幫助、鼓勵我的恩師們,我幸福!
大賽雖然已落下帷幕,但它給我帶來的心靈觸動卻久久不能平息,在感受到幸福的同時,也讓我重新審視我的語文教學,審視我的教學理念。通過精心準備、積極參與,我收獲的是專業知識,是寶貴的經驗,是再一次真真切切地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公正的評價,而讓我思考更深的是今后我該如何完善發展自己。首先,我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通過這次大賽,我有了一種深深的迫切感、危機感。那就是語文教師必須多讀書,讀各個領域的書。“木無本則枯,水無源則竭。”只有大量地閱讀才能解決源頭活水的問題,才能彌補自己的種種愚笨與不足,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才能!讓讀書提高我的知識儲備,讓讀書豐富我的課堂教學。其次,要重視自身的基本功訓練。無論是朗讀能力,書寫能力,還是課堂駕馭能力等,我都要對自己要求嚴格再嚴格一些,要不斷地給自己定下新的發展目標,因為只有提高自己,才能提高學生。另外,要有主動提高自己文本解讀能力的意識。教師只有深入解讀了教材,才能準確把握教材的內容與情感。拿到一篇課文,我們想到的是什么,我想我們首先要考慮怎么教、教什么,要讓學生在這節課上學到什么、學會什么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有解讀文本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備的,這要靠我們平時就應有培養自己這方面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學習、研究、積累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不僅關注知識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有效的語文教學,老師要從教學的各個方面兼顧學生的學情和教學實際,精心預設,用簡約有效的教學方法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不搞形式主義,切實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語文素養。
我國提出素質教育雖然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成效并不大,在諸多方面還有待落實,有待教師們去探索和實踐。小學語文更是濃縮的歷史,是深邃的人生,是微型的藝術,是生命的文字。每一篇文字都值得我們去品讀,去咀嚼,去回味。因此,引導學生走進語文,感受語文,撫摸每一顆脈動的文字,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不息奮斗的目標。全面提升我們小語老師的專業素養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長跑比賽,天時人事日相催,傳道授業無絕期。
相信,只要我們勇于挑戰自我,發掘自我,完善自我,我們的教育園圃就會百花齊放,色彩繽紛,我們的教育興邦夢想就會早日實現——這,也是“七彩杯”的“七彩”夢想吧!
最后讓我用于漪先生的一段話與老師們共勉:“語文教學探索無止境……教師們只要對事業情深如海,只要心胸寬廣,視野開闊,功底扎實,只要有非凡的勇氣和毅力,必然在教學征途上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腳印,用人格和智慧譜寫的語文教學樂章必然經久地在學生心中回蕩。”
教育正未有窮期,讓我們點燃希望,超越夢想!
編輯/黃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