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量要漸進
積跬步以至千里。在組織學生制訂班規時,主要考察學生的近期表現,把突出問題列為班規,如,說臟話等問題。然后采用多種辦法進行教育,力爭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暴露更多問題,再把主要問題列入班規。
“減”,減項促增效
讓過去的成績,成為今天的榮譽。班規中,只要是所有學生都達標的項目,我就把這些內容從班規中去掉,放到教室后墻的“榮譽臺”專欄上,作為學生進步的見證。對于學生個人的進步,也要張貼到專欄上,以激勵學生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增強班規的實效性。
“乘”,乘勢創優須激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班規內容應有“獎勵項目”,對于做好事、有進步等等的同學,除了口頭表揚以外,還要進行加分獎勵。這樣,班級就形成了團結互助,爭創一流的氛圍。
“除”,除去壞習慣須躬行
真正的教育不在口訓而在于實行。發揮學生的“成長記錄袋”作用,學生結合班規自主制訂品行目標,包括周、月、學期目標,采用生評、師評和家長評等多元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自我反思——修訂——踐行,以喚醒學生自主意識,促進學生的自我改進、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