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作業的內容與方式已經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因此,應改變當前學校教師布置機械、單一和作業內容封閉、僵化、重復的數學作業局面,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數學實踐性作業是指學生借助觀察、測量、調查、制作、實驗、交流等個體性實踐活動,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和經驗,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由某一主題或某一領域的數學模型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或社會現實有機融合而形成的問題)的一種學習活動。這種作業以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根本宗旨。
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形式應基于學生的發展和數學學科特點的需要,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甄別、提煉出有價值、有意義的素材,使之與數學問題有機融合在一起而形成問題情境,從而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鍛煉自身的能力,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因此,設計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關注學生發展的全面性
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指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都獲得協同發展。不能錯誤地認為知識的獲得就等同于能力的形成、素質的提高。因此,設計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時,要關注學生發展的全面性。正確把握兩點:一是既要關注學生知識獲得與技能的形成,又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使二者有機融合,協同發展;二是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增強作業的層次性,以適應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發展需要。如某老師在教學小數除法的計算后設計的作業: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吸煙有害健康,煙是危害人類的第一殺手,根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每年因吸煙死亡的人數高達250萬人之多……下面請同學們調查家庭成員的吸煙情況(自己家庭、鄰居朋友或親戚的家庭成員),完成統計表,并解答問題。
(1)調查一名學生一年學習費用是多少元。
(2)核算一下,吸煙家庭一年耗費的錢有多少元?
(3)這些錢可以資助多少名失學兒童?
(4)我國現有吸煙者大約是3.2億人,估計一下這些煙民一年吸煙的費用可以資助多少名失學兒童。
(5)通過調查、比較,你有什么發現與建議呢?
該作業的特點是:一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小數乘除法的意義,親身體驗了它們的應用價值;二是幫助學生鞏固了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形成技能;三是培養了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現實生活與社會現象的習慣。尤其是通過數字間的強烈對比與相關反思,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吸煙危害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現了關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
2.強調作業內容的現實性
設計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時,要強調其內容的現實性,就是強調與學生熟悉的自然和社會生活現實的聯系,以激活學生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的起始點——生活經驗,增強數學的趣味性,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體驗數學知識對自身的意義。但這僅僅是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數學教學不能始于生活經驗,止于生活經驗,而要超越生活經驗,也就是引導學生透過生活現象,抓住數學問題的本質,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改造和提升這些經驗,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頭腦去觀察和思考現實問題,把知識融入自身的經驗結構之中,生成新知識,在知識的建構過程中,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數學價值和自身的價值獲得成長與發展。
如某老師在教學“小數除法計箅”后,根據本班學生多數在農村,其家長在健康飲食方面的知識了解很少和許多學生不吃早飯這一情況,設計了“營養早餐、健康成長、幸福一生”的作業。
作業要求:
(l)調查本班5位同學的早餐情況并記錄下來。
(2)根據老師下發的營養早餐標準與各種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算出這5位同學的早餐營養情況,對照標準營養成分衡量是否達標?
(3)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早餐營養成分不達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4)你想對同學或家長提出什么建議?
本作業除了幫助學生加深和鞏固小數四則運算的有關知識外,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符合學生的生活現實,既讓學生備感親切,增強了作業的興趣,又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了健康飲食的教育,有利于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一生幸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凸顯作業形式的實踐性
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只有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變得鮮活;只有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才能變得豐滿而深刻。因此,設計作業時,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貼近其生活現實與社會現實,為學生精心營造動手操作(包括調查、訪問、實驗、制作、觀察等活動)的機會,讓學生的眼、耳、口、手、腦各種感官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以使學生獲得對事物的親身體驗,掌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如劉龍生老師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后設計的“我是小小設計師”的作業:
我是小小設計師
同學們,學校今年計劃利用假期給我們的教室鋪地磚,請同學們為學校做一份計劃書吧!(見后圖。)
作業要求與提示:
(1)需要的數據可通過測量、市場調查、咨詢家長或建筑工人等方式獲得。
(2)設計理由要充分、可信,以求學生采用。
(3)可獨立完成,也可小組合作完成。
該作業為學生提供了調查、訪問、測量等實踐的機會,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培養了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情境,搜集、處理相關信息的能力;二是在市場調查、訪問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又使學生的生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得以密切接觸,促進了學生發展的社會化;三是使學生經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即使學生已經掌握的文本知識變得生動活潑起來,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又讓學生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實地測土的技巧、各種建筑材料的知識和建筑知識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數學的價值和自身的價值,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4.注重作業內涵的綜合性
本著數學課程綜合化的新理念,設計作業時要打破學科本位思想,還數學與社會、生活、自然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真實面目,加強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整合,以實現多元價值取向,促進學生認知的整體性發展,捉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像“營養早餐、健康成長、幸福一生”這次作業,實現了數學教育與生物營養學教育的有機整合。“調查家庭成員吸煙狀況”這次作業,也實現了數學教育與生命教育的有機融合。
總之,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要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以活動、探索為主線,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讓學生通過實踐性作業,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通過數學實踐性作業,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通過實踐性作業,全面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僅能復習鞏固知識,更能探究實踐、體驗過程、培養情感、發展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第一實驗小學)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