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慢性腎臟疾病增長迅猛。觀察小便,是判斷自己的腎是否健康的最快捷的方法。
小便的生成和排泄離不開腎的作用,腎主持著水的代謝。水轉化為尿液的過程,依賴于腎的氣化作用;尿液的排出是否通暢,也與腎氣有關。因此,建議朋友們平時關注一下自己的小便情況,以此來判斷腎是否健康。
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就是自己感覺小便不暢通、不利索、尿不盡,伴有小腹不適,有憋尿經歷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腎虛是小便不利的主要原因。小便不利,如果再兼有疲乏無力、四肢冰涼、怕冷畏寒、腰膝酸軟等癥狀,則是腎陽虧虛、氣化不利的表現;小便不利而伴有尿痛、尿頻、尿急的,屬于腎虛而膀胱濕熱。如果小便不利是發生在大量出汗、大出血、嘔吐腹瀉之后,則是體內水液缺乏、原尿生成減少所致。
小便無力:有一位22歲的男士,說感覺小便時沒有勁兒,尿得很近,就在自己的腳邊。還有位朋友說,他排尿需要等待10秒鐘以上才能排出,小便排得慢且無力。按照西醫的說法,小便無力多見于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從中醫角度來講,則是腎氣虧虛的典型表現。
小便不禁:有一位50多歲的女士,小便難以控制,說尿就尿,完全不給她準備的時間。遇到心情緊張,稍一驚嚇,小便就出來了。小便的排出是由膀胱控制的。膀胱的功能,則依賴于腎氣。腎氣虛,膀胱就容易失去約束,從而導致小便不禁。
夜尿頻多:夜尿特別多的朋友,要到醫院檢查一下,看是不是有糖尿病、尿崩癥、甲亢等疾病。男士要重點考慮是否與前列腺病變有關。中醫認為,夜尿頻多也是由腎虛所引起的。腎氣不固,膀胱失約,則小便次數增加。夜間陰氣盛、陽氣虛,本來腎陽虛的人,陽氣更虛,因而不能約束小便,導致夜尿頻多、小便清長。
小便發白:正常的小便應該呈淡黃色。有些人的小便則發白,像淘米水、牛奶,白且渾濁。有這種情況的,要檢查一下小便常規和乳糜尿試驗,看是否有蛋白、脂肪、白細胞等,以便有助于病情的判斷。小便白而沒有明顯疼痛的,中醫一般都認為是腎虛所致,有時還兼有濕濁下注。而腎虛是小便發白的根本原因。
小便清而長:有的人小便很清,沒有顏色,像白開水,并且小便量多,一泡尿會尿很長時間。喝了大量的水、有憋尿的人,小便清長屬于正常。 經常小便清長,伴有小腹拘急、四肢冰涼、腰酸背痛,則是腎陽虧虛的征象。
小便泡沫多:常常有患者問,早上起床小便后,在馬桶內看見好多泡沫,要不要緊?也有人說,排尿到末段的時候,肉眼就可以看到有混濁,是不是腎出了問題?大多數情況下,小便有泡沫是正常現象;只有極少數人,小便的泡沫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現。其實,鑒別的方法很簡單,到醫院做一個尿常規,看看蛋白是否為陽性就可以了。小便泡沫多,伴有腰酸、疲乏等明顯癥狀的,要考慮腎虛問題。
小便分叉:需要說明的是,小便分叉不一定就是有病。一般說來,出現小便分叉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偶發的,或一時性的,這大多與疾病無關。比如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由于一整夜尿積存于膀胱內,膀胱內壓力大,尿排出時力量大,使尿道口形態暫時改變,因而尿有分叉;另一種是長期排尿分叉,這需要考慮與疾病相關,應及時檢查。
小便后腰酸:這是腎虛的表現。中醫認為,腎藏于兩腰,腰為腎之府,腎虛的人就會腰酸。小便由腎氣主持、需腎氣推動。因而,小便之后,腎氣更虛,腰酸更甚。這樣的患者,一般還有記憶力減退、小便無力、淋漓不盡、陰囊潮濕、陽痿遺精等癥狀。
小便與腎病關系密切。腎病是可以治療的,關鍵是多觀察、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