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初三下學期是初中的復習階段,英語課堂的重要任務是將初中的英語知識得以條理化、系統化,讓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在能力上得到提高,在中考中考出一個優異的成績,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從句知識在中考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另外它對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賓語從句又是從句中的重點,更多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對賓語從句知識已經有些淡忘。在平時的習題課上很多學生反映出不了解什么樣的復合句是賓語從句,考查點的理解也不是很清楚,很多學生對陳述語序和疑問語序分辨不好,困難最大的是考點的綜合考察,學生考慮不全面。針對學生出現的上述情況,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對賓語從句知識有個全面的掌握,甘南縣長山中學的唐德志老師針對賓語從句進行了專項復習,希望對各位老師能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一、教學內容與分析
此課選自初中復習課賓語從句九年級(下)。本節復習課的內容是賓語從句在句子中起賓語作用的復合句叫賓語從句。能夠引導賓語從句的有及物動詞(但有些及物動詞不能跟that從句做賓語,如allow,let, like, cause, celebrate, dislike,love, take, help, forgive, refuse等),介詞和部分形容詞。賓語從句是初中復合句的重要內容,在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本節復習課是要將賓語從句的知識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得以條理化、系統化,把平時對此項知識存在的疑惑都一一解釋清楚。通過本課要讓學生明確賓語從句的引導詞(that,if/whether 和疑問詞)、語序(從句部分始終是陳述語序)和時態(主句謂語是現在時或將來時,從句中謂語動詞不受主句時態的影響,可以按需要使用任何時態;主句謂語是過去時態時,從句中的謂語動詞時態為過去的某一時態;即使主句謂語是過去時態,如從句表示的是客觀真理或事實時,從句的時態則用一般現在時。)以及if與whether的使用區別,賓語從句的反義疑問句,否定前移問題和doubt后接賓語從句連詞的選擇等問題,在本節復習課上都要給學生明確地解答。
二、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
理解和掌握賓語從句的構成;掌握賓語從句的連詞選擇、語序的判斷和時態的辨析使用。
明確if與whether的區別,清楚賓語從句的反義疑問句、否定前移問題和doubt后接賓語從句連詞的選擇。
2.語言技能目標:
通過本課的復習,能夠準確使用賓語從句表達自己對身邊事件的看法,在寫作中能夠準確使用,并且能夠理解在文章中出現的賓語從句。
3.情感態度: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體驗互相幫助,以及增加學習自信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感悟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有收獲。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賓語從句的構成,分析理解從句部分的連詞分3種情況,主句時態如何決定從句的時態,從句部分始終是陳述語序;if與whether的區別。
難點:陳述語序與疑問語序的區別;if與whether的區別使用;在對身邊事件表達時,賓語從句的運用。
四、教學方法 任務型教學法和小組合作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六、評價方法 英語形成性評價
七、教學步驟
Step I Leading-in
T: Morning,everyone!
Ss: Good morning, Mr. Tang !
T: Today is fine, I hope you will have a happy day, of course. I certainly hope you can enjoy this lesson. But, I know I don’t look as handsome or cool as those your favourite stars. Well, today I invite some of your favourite stars here. They have some questions to ask you and they want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yourselves. Do you want to talk with them?(課件出示一些明星以及他們要問的問題及談論的內容)。
(設計說明:教師用幽默的導入語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并且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喜歡的明星展示出來,學生對本節課會充滿好奇和興奮,為接下來的導入奠定了基礎。)
Step Ⅱ Presentation
The stars can ask some questions and say something like these:
How old are you?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this school?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school?
Do you want to be a star in the future?
What do you do after class?
Your success depends on how hard you study.
I hope you can go to college through your hard work.
I’m sure that our country will be stronger and stronger.
……
Get students to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call several volunteers to say their own answers. After that, 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like these:
What does Yao Ming/ Liu Xiang/Xie Tingfeng... ask you?
What else does Yao Ming/ Liu Xiang/Xie Tingfeng...say?
在學生回答之前,教師板書,如下:
He/She asks_______________.
He/She hop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success_____________________.
She/He is sure that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上述問答,學生能夠回答出這些問題,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在后面的橫線上寫上下面的句子。
He/She asks how old I am /what I think of my school/if /whether I want to be a star in the future .
He/She hopes we can go to college through hard work .
My success depends on how hard I study .
She/ He is sure that our country will be stronger and stronger .
At last, sum up which words can guide the Object Clause.(transitive verb, preposition and some of the ad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blackboard writings.
(設計說明:在口頭操練和板書的幫助下,學生能夠很輕松地總結出賓語從句的引導詞。這樣會讓學生感到以往難以理解的知識原來如此簡單,會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為接下來的復習打下基礎。)
Step Ⅲ Work in pairs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three groups. Then give each group one task. (the conjunctions, the word order and the tense). Give them several minutes to discuss and when they finish their tasks, call one student of each group to say their discussion. (If there are incomplete points, other students can add. Get them to show some examples.)
學生的討論結果一定會有一些不全面的地方,即使其他學生的補充也會遺漏一些知識點,這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幫助。給予幫助時也不能完全地說教,要用例句讓學生掌握。如:
(1)賓語從句跟在主句主語是第一人稱,謂語是think,believe,suppose,expert等表示“要,認為”等詞之后時,從句的否定要體現在主句上。
E.g. I don’t think he can come. (我認為他不能來。)
(2)賓語從句的反義疑問句一般以主句為準。
E.g. He hopes that we can go to college.________doesn’t he_______?
但如果主句的主語是第一人稱且謂語動詞是think,believe,suppose,expert等表示“要,認為”等詞時,要以從句為準。(注意否定前移的情況。)
E.g. I think he can come. can’t he?
___________I don’t think he can come. can he ?
(3)if與whether的區別,一般情況下可以互換,但下述4種情況只能用whether:
I wonder whether he can come or not. 從句中有or not時;
He is worried about whether he can pass the exam. 從句做介詞賓語時;
We don’t know whether to go to London. 與動詞不定式連用時;
Whether he can is important to us . 連接主語從句時。
If除了可以引導賓語從句,也可以做條件狀語從句的連詞,譯為“假如,如果”:
E.g.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we will go hiking.
(4)doubt后接賓語從句連詞的選擇:
I doubt when he’ll come. 肯定句時,用whether,if, when,what等;
Do you doubt that he won the match?
I don’t doubt that he’ll come. 疑問句或否定句時用that。
(設計說明:此環節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布置的task,最后陳述,體現出了任務型教學的優勢。同時也做到了資源共享,而且在小組合作中,小組內成員互相幫助,每位學生都能夠主動闡述自己的觀點,很好地達到了本節課的情感目標。教師的適當補充并不是“越權”,剝奪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是能夠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識,而且通過例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特點,也教會了學生學習。)
Step Ⅳ Practice
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掌握了關于賓語從句的知識,給他們幾分鐘時間消化,之后進行知識的運用。教師在備課時,將近兩年各省市的中考題中有關賓語從句的習題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本課復習知識獨立完成,可以選擇測試形式進行。在核對答案時,學生中出現的錯誤、疑惑盡量讓其他學生糾正和講解。(當然教師在所有學生都出現疑惑時,要給予必要的分析和講解。)最后讓學生將錯題整理到他們各自的錯題集上。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進行口頭上的表達訓練,讓學生用賓語從句對身邊的事件進行表述,教師可先提前示范。(句子不需要太多,盡可能將連詞、語序和時態兼顧到。)
(設計說明:此環節主要是將所復習的知識進行運用,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設計成生生之間的講解,可以達到相互幫助、共同探究的目的,也形成了積極的學習氛圍。)
Step Ⅴ Summary
Let some of the students sum up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Object Clause.(Other students can add if there is incomplete points.) The teacher can call several students to the front and finish the blackboard design.
(設計說明:讓學生進行總結,能夠有效地將本課的復習內容鞏固。另外讓一些學生完成板書設計部分也是很好的檢測,看看這些學生是否將本課內容完全掌握。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Step Ⅵ Homework
教師根據賓語從句的知識點和本課復習的要點,給學生準備了一張試題,讓學生課下完成。
教學設計說明
——淺談一節復習課的教學思路
本課是一節復習課,但我沒有灌輸式地給學生講解他們應該掌握什么,而是選用了任務型教學和小組合作方式,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本課的復習內容。另外,通過小組合作改變了他們原有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并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觀。
課堂的導入我選用學生感興趣的明星照片進行問答練習,在板書的幫助下掌握規律。這樣就使原本沉悶的復習課活了起來,從而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起來,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小組合作,讓生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并使一些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并不困難的事,很好地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他們在小組中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課堂上他們也學會了大部分復習知識,這對他們今后的英語學習都是極大的幫助。小組合作后的闡述讓學習資源得到了共享,學生的補充與更正,還有最后的知識總結也讓學生體會到他們才是學習的主人。
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小組合作過程中,我缺乏對個別學生的指導,造成有一個小組成為了兩三個學生的表演,而其他人則成了聽眾。說明我在課堂的整體把握上有失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再進行小組合作,一定要指導學生該如何找到自己發言的機會,并且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然后讓小組內成員探討。另外一個不足是在任務的完成部分上,學生沒有能力完成知識上的再提高時,教師沒有適當地給予引導。在今后的課堂上,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我會引導小組內基礎較好的學生去發現和總結出新的知識,這樣會帶動小組內的其他成員,從而讓全體學生都得到提高。
總之,初三的復習課絕對要改變那種填鴨式的灌輸,單純的教師在表演,學生當觀眾。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將課改的理念體現在每一節課上,這樣才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E-mail:vipdjl@163.com
編輯/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