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了孫老師的文章后,我受益匪淺。孫老師談到她的教學實踐重在培養(yǎng)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了解外語國家的文化,讓學生能運用英語的“語言思維”來進行英語的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和了解外國文化。學生運用“英語語言思維”來學習英語固然重要,但是對于初中英語教師來說,如果在教學實踐中適當?shù)乩帽砀窈蛯D來輔助教學,增加直觀性和趣味性,這樣效果會更好些,下面就這4個話題談談我的一點見解。
一、利用導圖學詞匯
詞匯是英語句子的基本單位。英語句子的理解離不開詞匯的學習,詞匯的匱乏是學習閱讀材料的障礙。可見,一定的詞匯量是學好英語最基本的條件。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關(guān)注學生單詞的背誦用法,教師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詞匯的多種用法的講解上,讓學生強行背誦單詞的拼寫及其用法,把單詞孤立起來進行教學,脫離了句子和閱讀的使用環(huán)境。不注意詞匯的使用語境,從而影響了學生英語思維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孫老師在講授Module 3 Unit 1 Part 1的詞匯時能夠注重“詞不離句”的作用。借助于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師生的問答“What’s this?”“It’s a .../It’s an....”來引出單數(shù)可數(shù)名詞的英語表達方式。如果在詞匯教學中借助于導圖來輔助教學,學生會更感興趣。比如,我在引入初中一年級上冊第二模塊第二單元(外研版)的詞匯學習時,把一張我家的照片帶到課堂上。通過大腦思維導圖來介紹我的家人。我的照片和導圖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T: Look! This i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These are my parents. My father is a worker. He works in a factory. My mother is a doctor and she works in a hospital. This is my aunt . She is an English teacher in a university in Beijing. This is my uncle. He is a hotel manager...
T: What is my father?
S: He is a worker. He works in a factory.
T: What is my mother?
S: She is a doctor. She works in a hospital.
這樣,借助于照片,通過思維導圖來介紹家人的職業(yè)和工作地點,自然地引出了本單元的新單詞worker, factory, doctor, hospital 和 university 等等。把新單詞融入到句子中,然后通過教師的問及學生的回答來理解新單詞在句子中的實際應用。這種詞匯教學形式不但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利用英語思維學習詞匯的習慣。
二、借助表格了解句子順序
句不離文,句子順序的正確與否對于句子和篇章的理解至關(guān)重要。正確使用句子的順序,有助于學生了解英語語言的規(guī)律,理解文章和段落大意,為進一步學好英語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英語學習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如果在操練句型的同時借助于表格,那么對于接受能力弱的學生會有很大的幫助。學生的記憶也會更深刻。比如我在講授初中一年級英語上冊第三模塊第二單元中表示位置關(guān)系的句子順序的時候,我引入了這樣的表格。

T: Betty is next to Lingling. They are in front of Tony and Daming. Daming and Tony are behind Lingling and Betty...
T: Where is Betty ?
S: She is next to Lingling.
T: Where are Betty and Lingling?
S: They are in front of Tony and Daming.
把表格引入教學中來進行句子順序的學習,具有直觀性,學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方位表達方式的英語句子的順序并且能夠按照正確的順序表述出來,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教師借助表格用地道英語引出方位表達方式的句子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通過“聽——說 ”體會表感覺和直覺的系動詞
語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只注重語法知識的單純傳授,沒有和真情實景聯(lián)系起來,沒有考慮到語法在英語交際中的實際應用。孫老師在語法知識的講解上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把語法融入到句子中,和真情實景聯(lián)系起來,考慮語法在英語交際中的實際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具有直接性,學生容易接受了解。但這種方法長時間使用,學生會感覺乏味,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如果適當適時地借助于“聽——說”方法來引入語法的講解,效果會很不錯。聽、說、讀、寫在英語學習中是密不可分的,通過“聽——說”法來導入語法,使學生能夠全面地學習英語,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比如,在講授初中二年級上冊第七模塊的語法知識——表感覺和知覺的系動詞時,我播放以下5個句子讓學生反復聽并重復。
1. That smells delicious!
2. It tastes too strong.
3. It feels very comfortable.
4. You look very smart.
5. She sounds really nice.
學生在“聽——說”的過程中體會表感覺和知覺的系動詞look, smell, taste, sound, feel在句子中加形容詞做表語的用法并加以掌握運用。用“聽——說”法來進行語法知識的講解具有直接性和具體性,學生能夠輕松地融入到英語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英語思維的習慣。
四、借助“坐標系”引出過去進行時
英語時態(tài)的學習貫穿整個初中英語教學。英語的時態(tài)變化和漢語的時態(tài)存在很大的區(qū)別。英語的時態(tài)變化體現(xiàn)句子中動詞的變化。孫老師借助于“漢譯英接力賽”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時態(tài)教學中借助于比賽的形式確實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增加了趣味性。如果在比賽的活動中適當?shù)匾牒喒P畫、圖片、插圖等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教學效果會更好。
比如在講授初中二年級上冊第六模塊的過去進行時時,我借助于坐標系來輔助我的教學。用坐標系表示時間段。A點表示現(xiàn)在的時間,B點表示過去的時間,C點表示將來的時間。如下圖:

A——now
B——at half past six yesterday
T: What are you doing now?
S: I am reading.What are you doing now?
T: I am listening to you. What were you doing at half
past six yesterday?
S: I was having breakfast at half past six yesterday.
這樣,借助于坐標系,采取溫故而知新的方法,把時態(tài)融入到句子中,注重時態(tài)的真實使用,從而引出過去進行時的句型結(jié)構(gòu)及變化。這種圖標式的講授方法直接、形象。學生非常喜歡,很容易融入到英語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