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綜合》是角川書店出版的一本日本高中教材,指明“高等學校國語科用”,是經過文部省審核過的教科書。文部省審核通過的時間是“昭和五十七年(1982年)三月三十一日”,出版時間是“昭和六十二年(1987年)一月”。主編是3位教授,吉田精一是東京大學教授,吉川泰雄是國學院大學校長,都留春雄是京都大學教授。參加編寫的還有10位老師,其中7位是大學老師,3位是高中老師。日本的高等學校,即中國的高中。
所謂古典,這里似乎可以理解為古代經典,但不是只有日本經典,也有中國經典。有關中國的有“中國的詩”“中國思想”“中國散文”“中國歷史”4個部分。
“中國的詩”在這本教科書中出現的有曹植一首、陶淵明一首、王翰一首、崔顥一首、王維兩首、王之渙一首、王昌齡一首、李白四首、杜甫四首、柳宗元一首、白居易兩首、杜牧一首、李商隱一首、王安石一首、蘇軾兩首、陸游一首。毫無疑問,這是最受日本認可的中國詩歌代表隊。每首詩都以漢文書寫,日語注音,并且對詞句有注解,詩的最后注明選本,如《唐詩三百首》等。有的詩很長,如李白的《將進酒》、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是全詩收入。還有很好的插圖,如杜甫的《蜀相》,就用了一張成都武侯祠的照片。在“中國的詩”這一章的最后,有詩人和詩集的簡單介紹,并且列出幾道參考題,如請學生歸納比較李白和杜甫的詩風特點。
“中國思想”部分,分別是《論語》《孟子》《老子》和《莊子》。說是《論語》,其實是《論語》選,精選了一些經典的《論語》章節,一共有35節被選入,每一節都注明來自《論語》的哪一篇,最后對《論語》和孔子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睹献印纷匀皇恰睹献印愤x,一共選了4節?!独献印芬彩沁x了4節,《莊子》選了3節。在這本教科書的每一章中都設置了“參考”一項,比如在“中國思想”這一章中,將《孔子傳》設為參考,把《史記》中的《孔子世家》的內容用原文的方式選進來,顯然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中國散文”部分,有酈道元的《三峽》、韓愈的《殿中少監馬君墓志》、柳宗元的《鈷潭記》、歐陽修的《張仆射》和蒲松齡的《種梨》。此外,用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一詩作為酈道元文章的參考,用干寶《搜神記》中《徐光》一篇作為《種梨》的參考。徐光種瓜故事同《種梨》的故事很像,說不定是種梨故事的母本,參考《徐光》可以讓學生了解文學作品的傳播問題。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與酈道元的《三峽》是不同文體,但是《三峽》中有“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的說法,可能正是李白詩的靈感之源。
“中國歷史”部分共有5篇,4篇來自《史記》,分別是《陳勝》《竇皇后》《老子》和《田單》,一篇是來自陳壽《三國志》的《諸葛亮》?!蛾悇佟啡〔挠凇蛾惿媸兰摇罚鋵崈热葜坏酱鬂舌l起義開始。《竇皇后》選自《史記》的《外戚世家》,講的是竇太后陰錯陽差成為皇后以及與弟弟散而復聚的感人故事,沒有涉及后來竇太后大權獨攬的內容?!独献印愤x自《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選本講到老子出關為止,其后的內容沒有吸納。只有《田單》是全文,《史記》原文本來就精練且精彩?!吨T葛亮》則只講到三顧茅廬。
全書正文共254頁,而中國相關部分就用了整整100頁,占全書的五分之二。翻開這部教科書,封二、封三部分分別是兩幅彩色日本地圖,一古一今。而書的最后兩頁也是兩頁彩色地圖,共3幅,分別為中國古代要圖、唐代地圖和中國現代地圖。在日本,所謂古典看來僅指日本和中國?!爸袊枷搿睆娬{儒道,詩歌與散文強調唐宋,歷史強調《史記》,無論如此突出重點是否所有人都認同,總體上對中國傳統的重視還是不能否認的。
在日本的教科書中,日本古代經典占有多數席位應該沒人有意見,但是中國部分竟然也占有五分之二的比重,這是否讓中國人感到意外?
中國現今的中學教育,中國傳統文化所占的份額應該多少才合理,這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但是份額的比重在減少恐怕是基本事實。這個后果多可怕是沒有人在意的。我以為,如果一個優秀的日本高中生,真的掌握了這本《古典綜合》教科書上的中國內容,恐怕就能夠與中國中學生一比高下了。如果不是特別地愛好,一個中國中學生僅僅接受教科書內容的話,是否能在中國經典這個項目上勝過日本中學生,我真的沒有把握。作為一個中國人,在中國文化的比試中,即使勝出又能獲得多少自豪感呢?可是,如果在比自己的文化時還不能取勝,那該是怎樣的感覺!
(本文摘自《教師博覽》)
E-mail:sdm780609@yahoo.com.cn
編輯/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