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數學課堂被認為是枯燥乏味的,這無形之中給學生和老師帶來了一定壓力,使老師認為數學難教,學生認為數學難學。其實不然,這些年的數學教學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在數學教學中有著極大的快樂,在數學題海中遨游,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幸福,在不斷的活動中會提高思維能力。為了使學生像我一樣,能夠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到數學課堂的美麗,在教學中,我積極采取激趣教學的方法,盡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開展數學學習;更加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只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興趣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把課堂延伸到課外。
眾所周知,提高教學效率是我們每位一線教師的最大愿望,我們也一直在探索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有效教學呢?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取決于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有一點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就是學習要有一個興趣、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促進有效教學。
首先,激發學習興趣,把握課堂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有學習的基礎和前提,而興趣的激發和培養關鍵在老師,因為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吸引學生的因素,這樣才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促進有效教學,所以我在教學中時刻注意學生興趣的引導和培養,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在教學中我通常會結合所教學的內容設計趣味題、謎語等導入新課。比如在教學“圓”這一節課時,我設計了謎語:隊員進國家、貝殼張開口,大嘴咬一口等,這樣的設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進入新課學習;在具體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游戲活動,實踐畫圓的過程,為了展示圓的廣泛應用和它的特殊性,我簡單地制作了相關的教具:五邊形的車輪胎和四邊形的呼啦圈,讓學生進行操作,與我的正常輪胎和呼啦圈進行比較,感受存在的不同之處,體驗圓的優越性,同時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體會人類智慧的結晶,這樣教學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分散了學習難點,直觀、準確地展示了學習要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重要信息;在安排練習和作業時主要是以設計圖案為主,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感;最后在總結時設計了懸疑:既然圓有這么多的優勢,那么學習圓能解決什么問題呢?在圓里還存在哪些我們不知道的特殊的性質和規律呢?這樣就將課堂延伸到了課外,促進學生自主開展預習活動,尋找未知的信息,也培養了學生的預習學習習慣。
其次,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促進有效教學。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有良好的學習效果,然而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朝夕便可形成的,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每一個良好和不良的習慣,對積極的給予肯定和發揚,對消極的嚴格制止,為使學生從心里認識良好的習慣,我每天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行為舉止面對學生,以此來熏陶和感染學生。對學生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的不良習慣及時糾正,比如學生有玩筆的習慣,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這樣會影響聽課效果,我就和學委商量,在學生來問題的時候故意玩筆,假裝沒聽見,然后由學委來提醒我,我借機說:只顧玩筆了,沒聽見你剛才說什么?能再說一遍嗎?順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此事向提問題的學生道歉,并表揚該學生認真好學的精神,也表明自己以后不玩筆了,以免影響同學提問。因為我“改了”,所以學生慢慢的也改掉了這個不良的習慣。在教學中我十分關注學生的預習、復習、作業和考試等環節,對每一個環節的要求都很嚴格,我都會進行及時的檢查,予以鼓勵、指出不足之處。對預習、復習完成效果好的同學進行適當的獎勵,比如發一面小紅旗、給一顆紅色的五星(累計排前三名的頒發證書);對作業完成好的同學,在作業上給予相應的評語和“面孔”,以提醒學生的注意,并獎勵十分鐘的活動時間,可以下象棋、五子棋、跳棋(時間可以累積);對于考試認真、效果良好的同學給予選做作業權利的獎勵等等(我的作業每次都有A、B、C、D四等);在知識的教學中更加不提倡死記硬背,以理解學習為主,樹立學習的榜樣,并定期讓榜樣學生進行經驗交流,談自己近期學習的體會,讓其他同學借鑒學習,促使他們良好習慣的養成。正是因為如此長期的堅持,我所任教的學生即使在進入初三的緊張學習中時,也不用再為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而發愁,因為歷經兩年的時間,他們已經產生了對數學的極大興趣,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
E-mail:hit790205@163.com
編輯/張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