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材:矩形玻璃容器1個,清水,酸性定影液(或食鹽水,糖水,酒精,蘇打水等)。
方法:在玻璃容器中,先放入密度較大的酸性定影液,然后用玻璃棒導流法輕輕加入清水。因這兩種液體的折射率不同,起初兩種液面分明,過一段時間由于擴散,界面就變得模糊,形成了有一定厚度的擴散層,其折射率自上而下隨深度而呈梯度分布。在下圖所示的位置放一被照亮的物體(盆景),從容器另一側通過擴散層觀看景物時,可看到凌駕于實物之上的虛幻“蜃景”。
注意:實驗的參考數據為:下層酸性定影液深度約為15cm,上層清水深度約為4cm,發光物體離玻璃容器右側約為12cm,物高約為5cm。從容器左側不同距離和不同角度通過擴散層向上傾斜觀看,在相當大的范圍內都可看到“蜃景”。在24小時內蜃景清晰,畸變不大。如果攪動一下容器內的液體,破壞了擴散層,蜃景即隨之消失。
E-mail:hit790205@163.com
編輯/張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