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第三冊1~9乘法口訣復習課。它是在學生熟練掌握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復習,同時對乘法表進行梳理,發現規律。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通過創設游覽動物園的情境和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學生對乘法口訣的理解,并運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合作交流及初步的探索意識,培養學生收集數學信息、記錄信息的意識和能力。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反復研究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基礎,以及新課程標準而制訂的。教學設計體現情境化,教學事例生活化,從而拓展教學內容,活化教學內容。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課堂教學不僅要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而且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本課選擇游野生動物園,通過同學們找野生動物園的位置,按序號上車,參加跳格子比賽等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它們自主探索,發現規律,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從低年級學生喜歡小動物的特點出發,我充分利用學生提供的信息資源使學生們在情趣中學數學、用數學,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這樣的設計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大自然和小動物們的可愛,從而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要使學生真正學好數學,必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其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為了使學生的體驗更豐富,我課前發給學生序號,每輛車乘5人,然后請學生根據序號找一找自己應乘坐幾號車,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活動,既復習乘除法的運算又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作用,體驗數學的魅力。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本課中,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這既是對已有的知識的鞏固,也是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真實體驗。在學生充分探討以后,教師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主動地、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使他們的潛能得到相應程度的發展,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游野生動物園”的一系列活動,鞏固和綜合運用乘法、除法、方向與位置方面的知識解決問題。
2.在探索解決問題中,培養問題意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記錄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鞏固和綜合運用乘法、除法、方向與位置方面的知識解決問題。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
生:喜歡。
師:那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嗎?
生:有老虎。
生:獅子。
生:還有天鵝。
師: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貴的動物,如長壽之神——丹頂鶴,金毛青面的金絲猴,難得露面的白鰭豚等。(出示這3種動物的畫面)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好好地保護它們,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一起去野生動物園游覽。(出示課題。)
二、找野生動物園的位置
1.看一看
師:你們想去野生動物園游覽嗎?
生:想去。
師:想去就要先找到動物園的位置,這是去野生動物園的交通圖,點與點之間的距離是6厘米,咱們想要找到動物園的位置,得先破一段暗語:“從出發點向右走24厘米,再向下走36厘米就是野生動物園,你能找到嗎?”(出示點子圖。)
2.找一找
師: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找到動物園的位置并涂上顏色。(找一名同學匯報。)
3.說一說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找到動物園的位置的?
生:我們組利用乘法口訣四六二十四知道向右走4個格子,數4個格子,六六三十六,向下數6個格子,就找到動物園的位置了。
師:其他組的同學找的位置和他們組的一樣嗎?(多媒體出示動物園的位置。)
【設計意圖:把厘米的認識與口訣相結合設計出游戲項目,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三、乘車
1.算出全班需要幾輛車
師:同學們根據方向和位置及乘法口訣找到了動物園的位置,現在我們就乘車出發。每輛車可以坐7人,咱們2年1班有54人,至少需要幾輛車呢?
生:七七四十九,54減49剩5人也得乘坐一輛車,所以是8輛車。
生:七八五十六,能坐下54人,還剩兩個座位給老師,所以我們班需要 8輛車。
師:同學們用的方法非常好,知道我們班需要8輛車。
2.自己應乘幾號車
師:課前老師發給每個同學一個號碼,如果按照老師剛才發給你們的序號上車,想一想你應該乘坐幾號車呢?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一會兒我們還要按順序上車呢!(學生討論。 )
3.學生匯報
師:誰想說一說你乘坐的是幾號車?說的時候要先告訴大家你的序號,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找到乘坐幾號車的?
生:我的序號是20號,二七十四,我坐不上2號車,所以我乘坐的是3號車 。
師:你是利用乘法口訣算出的。
生:我是10號,先數7個,是第一輛車,接著數8、9、10,我就是乘坐的2號車了。
師:你是用數一數的方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很好。
生:我是46號,1號車是1~7,2號車是8~14……7號車是43~49,我在43~49之間,所以我乘坐的是7號車。
師:你是先確定每輛車乘坐的序號范圍,然后看自己的序號在哪幾個序號之間,就乘坐幾號車,你想的辦法真好,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師:剛才這幾名同學用不同的方法找到自己乘坐的車號,其他同學找到了嗎?現在你就和旁邊的同學說一說你乘坐的是幾號車,再互相看一看找得對不對。
師:同學們都找到自己乘坐的車號了嗎?老師要考一考大家。乘坐1號車的同學請你起立,乘坐3號車的同學起立。(學生按要求起立。)
4.學生活動找車號
師:同學們都知道自己乘坐的是幾號車了嗎?一會我們按車號上車,在活動之前老師提出一個要求,你找到自己的車號后,還要看看其他乘坐這輛車的同學找的車號對不對。如果找錯了請你幫他找到正確的車號,如果有困難也可以找老師,行嗎?現在就請同學們按照1號車、2號車、3號車的位置上車吧。(學生活動按車號重新找到座位。)
【設計意圖:將學生帶入生活情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合作精神】
四、野生動物園
1.出示畫面,說出野生動物的種類
師:野生動物園到了,動物真多呀!都有哪些小動物呢,誰來說一說?
生:野生動物園有熊貓、大雁、青蛙、老虎、松鼠。
2.根據畫面提出問題并記錄信息
師:根據畫面上的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小組合作,將提出問題的相關信息用你喜歡的方式寫在記錄單上,并列式計算。比一比哪組同學的記錄方法好,提出的問題多。(出示要求,小組活動。)
3.匯報
師:哪個小組愿意先來說一說?
生:我們組用圓形代替大雁,有兩行,每行5只,列式5+5=10,用三角形代替花,先畫4個三角形,在旁邊標出5,就是5組,列式是4 ×5=20……
生:我們組是直接用數字表示的,青蛙4只一組,我寫青4,再寫2組,列式4×2=8;袋鼠每4只一組,寫袋4,再寫 3組,列式4×3=12……
師:這個小組記錄方法比較簡單,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出更多的問題。
師:老師非常高興聽到同學們提出這么多的問題,看到快捷有效的記錄方法,真為同學們感到驕傲。
【設計意圖:不僅僅是簡單的復習,將多種學習方法滲透教學之中。】
五、跳格子比賽
1.教師示范跳格子(出示掛圖,有標有1~46號的格子圖。)
師:看,那邊真熱鬧,小動物正在干什么呢?跳格子比賽。你們想不想參加?老師先來做示范就跳4的倍數。
2.男女同學跳格子比賽
師:我們分別找一名男女同學,然后再請男女同學代表分別為對方出題。咱們比一比看誰跳得又對又快。(學生互相出題進行比賽。)
女生 :3的倍數,男生:7的倍數。
女生:2的倍數,男生:9的倍數。
3.發現規律
師:從剛才的比賽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女同學的數小,跳得慢,男同學的數大,跳得快。
生:女同學跳2的倍數非常多,跳的下數多,9的倍數少,跳得快。
師:也就是說,如果在一定數的范圍之內,選擇的數字越大跳的次數就越小,跳的次數就越多,贏得機率就越高。
【設計意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有梯度的練習,使學生各有所得。】
六、粘貼文化墻
1.填寫卡片磚(出示乘法表畫的文化墻。)
師:玩累了,我們就到長廊休息一下吧!這是什么?原來動物園正在修建文化墻,外墻磚還沒有貼好,我們幫幫它們好不好?每個同學手里都有一些卡片磚,請你先把上面的算式填完整,然后想一想這塊磚應該貼在文化墻的什么位置?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學生填寫老師發給乘法算式卡片得數。)
2.學生貼磚
師:誰愿意第一個貼磚?說一說你為什么把它貼在這呢?
生:我的算式是5×6,根據表中豎著看1×6下面是2×6、3×6、4×6,所以這個算式磚貼在這里。
師:我們來檢查他貼的對不對,第二塊磚誰來貼?
生:我的卡片磚上寫的是3×4,橫著看3×1,3×6在一行,3在前面,所以數下去就是3×4。
師:我們可以根據前后的算式來貼,還可以根據橫排豎排表示的是幾的乘法口訣來貼算式磚。
師:第三塊……請第一組同學來。(學生貼完整文化墻。)
師:文化墻已經貼好了,是什么呢?
生:是乘法表。
3.發現規律
師:乘法表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請你仔細觀察這張乘法表,能發現什么呢?向小動物介紹介紹。
…………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通過最上面的數字我們發現橫排的數都在乘號的前面,豎排的數都在乘號的后面。
七、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游覽了野生動物園,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了許多問題,你還想到哪兒去玩?把你的想法告訴我,老師還會帶你們一起去玩的,好嗎?
【設計意圖:復習之后的歸納對學生同樣重要,滲透融入游戲之中。】
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是整理和復習,既要復習又要整理,這種類型的課上起來比較枯燥,所以我對教材進行重組加工,創設游野生動物園的情境和設計一系列活動都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每個孩子都參與活動當中,扎扎實實地對本單元各種形式的內容進行復習。同時每個活動的設計又都滲透不同的數學思想,最后進行知識的梳理,發現乘法表的規律。如找動物園位置時我設計了破解暗語的障礙,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一方面考查學生乘法與厘米認識的知識的綜合運用。在乘車找車號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要找到自己的車號,每一個人都在思考,都在動,真正體現全員參與。匯報時,學生還要說一說是怎樣找到車號的,我設想學生會用數一數、確定車號范圍等方法,但學生還想出比誰大一些比誰小一些的方法,聽到學生這么精彩的發言,我很激動,同時堅定一個信念,要相信學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給學生發揮才能的時間和空間,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大膽展示自己的想法。在根據動物園畫面提問題的活動時,學生發揮小組合作的力量提出許多不同的數學問題,而且展示各種不同的具有個性的記錄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表揚同學們的各種記錄方法,滲透選擇快捷有效的記錄方法。跳格子比賽一節更為精彩,學生不僅找出數字大,跳的次數就越少,贏的幾率高的規律,而且還找出是幾的倍數就數幾個格子的好辦法,學生發現的規律是我沒預測到的,這時教師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反思一,作為教師課前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反思二,當預設與生成過程發生矛盾時,教師的評價與引導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單位: 哈爾濱市興華小學)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