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不少地方的農村兩委換屆選舉。因為是《村委主任》雜志,許多有關選舉的動態、信息,通過不同的大渠小道傳遞到我們這里。其中的兩例,耐人尋味。
有一個名村選舉時,原村委主任險勝一個名氣不大的年輕人。這樣的結果,惹得與這個名村齊名的老領導心里不爽。從這個事例中,我有四點思考:一是名村也不是固若金湯,鐵板一塊;二是名村更需要尊重民意,民意思變,民意不摻水,不能由少數人甚至一個人說了算;三是名村保名重要,保節更重要;四是現任村干部不能靠老領導的光環折射、投影,而必須憑自己的建樹出鏡。這也讓我想起了2001年在大寨村采訪時,郭鳳蓮向我透露的心事:她最發愁的是大寨村接班人的問題。想想也是,出于私心,不用發愁;出于公心,也真發愁。畢竟是名村嘛創業難守業更難,樹旗難扛旗更難。
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我在單位加班,接到一個農民的電話。說村里正在搞換屆選舉,他家有人在外地打工,不能及時趕回,要他代為投票,問如何代為投票不被村民選舉委員會看作違法。對這位法律意識強的農民,我肅然起敬j我給他找出《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原文:“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選舉期間外出不能參加投票的,可以書面委托本村有選舉權的近親屬代為投票。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公布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名單。”他說:“明天就要投票,書面委托肯定寄不回來。”我忽然想起我們剛剛出版的雜志(2011年第12期)上刊發的《11位選民缺席催生‘短信提名’方式》的文章,告訴他可以和村民選舉委員會協商一下,讓委托人用短信的方式投票。為了打消他的疑慮,我給他解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上說“可以書面委托”“代為投票”,但并沒有明文規定不能采用“短信”的方式投票,現在,通訊手段先進,用這種辦法,可以充分表達委托人的主觀意愿,還可以立存此照。況且,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營子村已有探索,效果也好。
農村換屆選舉,是基層民主政治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大事,各級黨委、政府部門高度重視,農民們更重視。誰不想選出可心的帶頭人啊!所以,他們不再跟風揚土,而會充分地表情達意,慎重地投出自己神圣的那一票。
村民自治走過了30年,在這個民主大訓練班里,中國農民幾經鍛煉,漸漸地由自卑走向自信,由懵懂走向成熟,由盲目走向理性。
應該為農民的民主法制意識的不斷增強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