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市
“三加法”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2011年以來,安徽省天長市采取“加壓、加油、加薪”的三加法,激發新一屆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加壓法。實行“三定”措施,向新一屆村班子加壓。一定目標。組織新一屆村班子開展履職大討論活動,制定發展目標規劃以及階段性工作計劃;鎮(街)黨(工)委和村黨組織簽訂任期和年度目標責任書,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與村干部報酬掛鉤。二定承諾。組織村干部開展任職承諾,進行集體任職宣誓,并向黨員群眾公開承諾內容。三定規矩。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建立村級事務監督委員會,開設事務咨詢和監督電話,制作村級事務流程化手冊,規定村級重大事務必須嚴格按“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操作。
加油法。一是培訓提能。對新一屆村干部進行任職培訓,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進行示范培訓,對村干部進行涉農技術培訓。二是走訪鼓勁。市、鎮干部與村干部及黨員群眾面對面交流談心,開展領導點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落實整改措施。
加薪法。積極落實“一定三有”政策,健全完善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大幅提高村干部待遇。調整范圍涉及3種類型:在職村干部、離任村干部、進入村兩委班子的大學生村官。新的標準執行后,市、鎮兩級財政1年將撥付1600多萬元用于提高村干部待遇。(宣金祥 耿少紅)
黔西縣
實現村村有網站
貴州省黔西縣遠程辦以“萬村千鄉”網頁工程為依托,為全縣農村制作了網頁,極大方便了黨員群眾學習農業技術、致富本領。
2011年7月以來,黔西縣借助貴州基層黨建網資源力量,為376個行政村(社區)、26個鄉鎮開通“萬村千鄉”網頁。網頁首頁主要設置有黨建動態、遠程教育、特色產業、旅游景點、辦事指南、誠信農民、QQ我鄉(村)等欄目。通過網頁對特色產業、名特優新產品的宣傳推薦,為招商引資構建了平臺,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通過旅游精品景點、民俗文化的推薦,吸引外地客人來觀光旅游,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在縣、鄉鎮、村(社區)三級通力合作下,截至目前,全縣累計采集發布農村科技動態信息10.2萬余條,輻射11274家農戶,服務農民129.96萬人次,獲經濟效益1.0334億元。(熊禮富)
安澤縣
實行農村兩委換屆選舉全程記實制
為規范換屆檔案、強化責任追究,山西省安澤縣在樹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中推行全程記實制度。
一是強化業務培訓。市、縣兩級召開兩委換屆選舉培訓會議,對相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并明確做到換屆全程有記錄。鄉鎮下派各村的換屆指導員負責本村換屆記實工作,各村民選舉委員會明確專人擔任記實工作員,圾時記錄換屆選舉情況。
二是強化檔案記錄。把健全換屆選舉檔案作為換屆的基礎性工作來抓,要求每階段每步驟都要建立相應的檔案及印證性資料,明確全程記實責任人,確保內容真實有效。在記實過程中,實行一人一冊、一事一記,專人負責填寫。
三是強化監督落實。把換屆選舉全程記實工作作為村兩委換屆選舉考核驗收的重要依據。該縣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領導組定期或不定期對換屆選舉全程記實情況和換屆檔案進行監督檢查一對不按規定記錄的,進行通報批評,限期完善。對弄虛作假、造成惡劣影響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李建華 陳曄)
準格爾旗馬家塔村
全面推行“五小村務”
為扎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內蒙古準格爾旗薛家灣鎮馬家塔村通過細化工作目標,推行“五小村務”,提高了群眾對村兩委工作的滿意度。
一是著力解決影響群眾生活的“小困難”。加大對低保戶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關心、幫扶力度,在傳統節日等進行走訪慰問。同時,村委會還出資為全村村民繳納了合作醫療費。
二是調解容易激化群眾矛盾的“小糾紛”。村兩委成員召集相關當事人,依法依理進行規勸,教育引導群眾通過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
三是消除各類安全事故“小隱患”。組織大學生村干部經常深入村民集中地,宣傳酒后駕車的危害性及正確使用家用電器等生活常識,杜絕各類交通事故及火災事故的發生。
四是及時平息群眾不滿意的“小信訪”。只要村民有對工作中不滿意的情況,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合理解決。對群眾反映的不符合政策的情況,耐心細致地作出解釋說明,努力把問題解決在村里。
五是解決關系村民利益的“小難題”。把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學習創先爭優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實施民心工程,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新變化、新氣象。(李春梅)
臨沭縣
著力搭建村務管理平臺
近年來,山東省臨沭縣依托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創建村務管理系統,規范民主決策程序,加大黨務村務公開力度,有力推進了基層民主管理工作。
一是及時成立領導機構。成立了以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為組長,縣直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遠程教育村務管理系統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系統的調研、規劃和研發。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調度工作開展情況,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提出下一步工作任務和推進工作的具體措施。
二是科學研發管理系統。確定了黨務管理、村務公開、“四民主~考核”、政策面對面、網述網評、在線服務等欄目。系統實行分級管理,鎮級匯總顯示所轄村居村務管理系統的內容,縣級匯總顯示全縣所有村居村務管理系統的內容。能夠按照鎮、村居、時間范圍、查詢類別等項目進行查詢,并實現了鎮、村居及用戶的動態增加、修改、刪除,村居決策的增加、修改、刪除、鎖定等功能。
三是精心推進建設工作。對系統功能實行統一用戶管理、統一資源管理、統一授權管理、統一配置管理,從而達到前端個性化處理、后臺一體化管理,單點登錄、全網通行的效果。建立了縱橫相連的導航系統,設置了16類管理功能,提高了系統的易用性和可維護性。系統研發過程中,組織全縣遠教專職人員、村居管理員、村居負責人,對系統進行全面檢測,確保了系統使用方便、操作直觀、功能實用、性能穩定。(宋國山)
鉛山縣
建立“三真”關懷機制讓退職村干部不失落
農村兩委換屆工作結束后,針對部分村干部退職后可能出現的心里落差大、心態難調整、情緒易波動等問題,江西省鉛山縣通過建立“三真”關懷機制,讓他們退無所怨、退有所長、退有所為.保持了退職村干部隊伍的穩定。
真誠談心去怨氣。鄉鎮黨委和組織部門及時安排工作人員與退職村干部談心。幫助他們特別是非本人意愿退職的村干部正確對待進退留轉,化解消極情緒,消除心理上的障礙,做到退職不退心,離崗不離黨。通過召開退職村干部座談會的形式交流、溝通,肯定他們在職期間所做貢獻,同時引導新當選的村干部虛心征求離任村干部對本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他們的批評和監督。
真心談事長志氣。根據退職村干部身體狀況、工作能力,安排他們擔任村務監督委員、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等職務,讓他們在調解糾紛、諫言獻策、監督村務等方面發揮一技之長。
真情幫扶增才氣。依托縣委黨校、村級活動場所及黨員遠程教育站點等學習平臺,采取上門送學、集中授課、個別輔導等多種途徑,提高離任村干部自富、帶富能力。并以縣委名義抽調農業、林業、畜牧等涉農部門專家和本土優秀人才50余名組成服務隊,結對幫帶。目前,已有15家省市龍頭企業與58名退職村干部結成對子,成立河紅茶、紅芽芋、鵝湖香米等合作社8個。(鉛山組織部)
淮陽縣
大連鄉著力推動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
近年來,河南省淮陽縣大連鄉開展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領導重視,健全各項文化制度。一是完善領導機制,健全隊伍,將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制定了活動方案,保障文化建設扎實有效開展。二是建立班子成員聯系文化村制度,細化職責,并落實到每一項文化活動中。三是建立文化活動網絡機制,整合文化資源,形成遍及全鄉的文化活動組織網絡化。
打造特色,傳承和發揚民間文化藝術。鄉黨委、政府在資金、信息和組織上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多年來,大連鄉每年都組織各色節目到大會參演,并不斷吸收新成員到藝術團,使民間文化藝術得到了繼承和發揚。
立足農村,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一是發揮群眾骨干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群體活動。二是利用傳統節日和法定節假日,舉辦有意義的文化活動。
豐富內容,擴大先進文化的吸引力。一是鄉文化中心在傳統文化活動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內容,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的多種文化需求,擴大文化活動的吸引力。二是采取措施,激發先進文化的生命力。讓群眾成為文化活動的主體,激發群眾共同創造文化的激情。三是倡導文明新風,加快新農村建設。通過組織開展各式文明新風活動,在群眾中形成了“衣食講衛生、言行講文明、做人講誠信”的文明新風尚。(鄭瑞同)
鳳縣
農村兩委換屆推行公推直選新模式
“四薦”海推。采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黨員聯薦、群眾舉薦的“四薦”方式公開報名。全縣共有508人報名競選95個村黨組織書記,41人報名競選8個村黨支部副書記職位,837人報名競選88個村黨支部委員職位。
兩輪選推。采取召開公開推薦大會、鎮黨委會票決推薦的“兩推”方式。在“兩推”中,著眼于提高群眾公認度,采取多元化公推,520余名鎮黨代表列席9個鎮黨委票決會,全程進行監督。
差額直選。在黨員大會上,分三輪直接選舉產生黨支部書記95名、副書記9名、委員239名。在直選中,以提高參會率為重點,最大限度地動員黨員參加選舉大會,黨員平均參會率達98.6%。(趙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