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4日一早,在廣東省考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水瀝村,和四鄰八村的村干部和農民代表座談。
耕地保護一寸都不能放
水瀝村村委會主任沈德洪向總理建議:“現在的農民生活逐漸改善了,希望政府在建房方面加以扶持,支持異地重建。”
“也就是說,現在村民們覺得宅基地少了,不夠用,異地建房需要占用耕地,是不是這個意思?”總理問。
沈德洪點點頭。村黨總支書記沈祖耀補充說:“能不能將現有的3960畝基本農田中,劃出一定比例,批給村里建冷庫、辦加工廠?”
溫家寶很有感觸地說,對農村蓋房應該有統一規劃、多種設計,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需求。南方不少地方農民的房子已蓋到第四次,就是蓋了一次拆一次,再蓋以后發現還是不行,結構不合理、式樣不美觀,又要拆。財富是有限的,如果一開始就把農民的房子規劃好、建設好,內部設施可以修繕、可以改造,但不至于推倒重來。因此,在節約土地、節約資源的基礎上幫助農民蓋好房。需要各級政府引起重視,認真考慮。
但對于占用耕地的問題,溫家寶強調。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亂占農民耕地,農民有意見,甚至由此引發群體性事件。問題的根源在于土地作為農民的財產,這個權利沒有得到應有保障。“在這里,我要肯定水瀝村,離廣州這么近,還能夠保有人均近1畝的耕地,相當不易。對這塊土地,農民要十分珍惜。我常講,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水瀝村沒有土地就沒有紅蔥,也沒有韭菜,更談不到深加工。”
溫家寶進一步指出,廣州作為一個大城市,要有自己的“菜園子”。城市建設要考慮郊區農業用地,不能讓每一個城市都沒有郊區,都是高樓大廈,都是工廠,然后吃菜都得從外地運,趕上冰雪天氣,菜就斷了,價格飛漲。現在老百姓對蔬菜要求越來越高,農田基本建設資金要給郊區土地更大的比重,支持農民把地養好養肥。
在座談中,許多村民談到發展鄉村旅游的問題。鐘落潭鎮寮采村蕭建星發言時希望批一些建設用地,建一些農村生態旅游中的游客休息室、農民培訓室、會議室。
溫家寶說,農村發展旅游觀光要堅持農村的特色,保持田園風光,這是基本取向。辦鄉村旅游。應該讓游人住到農民家里,吃當地生產的農產品。如果把農村搞得像城里的公園一樣,還叫鄉村旅游,那是假的。我們千萬不要干拆了真的造假的那種傻事。
“在耕地上我是一寸都不放,一口都不松,可以說寸步不讓。希望在座的同志特別是干部能夠理解。”溫家寶強調。
農村事務要由農民做主
江高鎮大田村農民謝永科在座談時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村邊河流污染問題沒有解決;二是有的地方村委會換屆選舉時,因為受到家族勢力等影響。不能把真正優秀的村民選進班子。
“你講的問題都非常實在、中肯。”溫家寶說,由于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農村面臨著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狀況。現在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再不重視、再不加強治理,將會成為一大禍患。即使農民有錢了,生活富裕了,但是生活的條件惡劣了,水不能喝,種出來的東西人家不敢買,連自己都不敢吃,那就是更嚴重的問題。農村的污染問題已經迫在眉睫,需要抓緊治理。
關于村兩委換屆問題,溫家寶說,村民自治是村委會組織法規定的,是農民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形式,也是農村管理的重要形式。我們一定要保障農民的選舉權利,堅定不移地做好村民自治和村委會村民直選。應該看到,絕大多數群眾是有眼光、有識別能力的。群眾不僅會聽你怎么說,而且會看你怎么做。我們反對利用賄選、家族勢力操縱等不正當手段破壞和干擾選舉,對這種行為應該依法依紀處理。
“村里的事務,不是總理做主。也不是村委主任做主,要堅持由村民做主。”溫家寶說,要一切相信農民,一切依靠農民,依靠村民自治搞好農村社會管理,這是惟一正確的道路。農村辦事要廣泛聽取農民意見。這是大道理,要管一切小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