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村干部的身份如何定位?
甘肅省華亭縣某村干部王某來信咨詢:我一直不理解包村干部的準確定位,到底應該在村黨支部、村委會、鎮政府之間扮演什么角色,是管理者、協同者、監督者,還是受村兩委領導的下屬?
編輯部答:“包村”是目前我國鄉鎮普遍采取的一種農村工作方法,基本做法是,由鄉鎮黨委、政府選派一些鄉鎮工作人員駐村開展工作,幫助村里完成鄉鎮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包村干部一般被派往條件比較差、村級組織相對渙散的村,一個村派一位包村干部。有的包村干部吃住在村里,有的則偶爾去村里,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包村干部的工作經費一般由鄉鎮政府承擔,包村千部的身份是鄉鎮工作人員而非村干部,其角色應定位為“鄉鎮派到村里協助開展工作的人員”。
由于是受鄉鎮黨委、政府派到村里開展工作,所以包村干部的上級領導自然是鄉鎮黨委、政府。數包村干部的黨員關系轉到村里,則需要在村黨支部過組織生活,接受村黨支部的領導。在與村委會的關系上,包村干部是代表鄉鎮政府“對村委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的,因此,包村干部不是管理者,不能凌駕于村委會之上。當村委會需要鄉鎮幫助時,包村干部應及時提供幫助。如果本人不能提供幫助,要迅速把村委會的需求上報鄉鎮政府,由鄉鎮政府酌定。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包村干部又負有監督的責任,要監督村委會是否按村民自治原則開展村務管理活動,村務公開是否及時客觀,是否按要求設立了理財小組等各類自治組織等。如發現村兩委有錯誤行為,包村干部應及時向其提出,予以糾正。情況嚴重的,還要及時向鄉鎮黨委、政府報告。
包村干部開展工作時,應切記“不得干預依法屬于村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只要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村委會就有權決定村務管理中的相關事項。
撿到珍貴野生動物尸體后出售為何構成犯罪?
讀者王某來信咨詢:前不久,我父親在務農時發現一條死蟒蛇,剝下蛇皮后,便運到菜市場準備出售。經村民舉報,我父親被公安機關以涉嫌非法出售珍貴野生動物罪抓獲。蟒蛇的死亡根本與我父親無關,甚至如果園長期不被發現而腐爛也是一種資源浪費。請問:我父親的行為為何涉嫌構成犯罪?
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方園答:你父親的行為確已構成非法出售珍貴野生動物罪。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罪是一種選擇性罪名,只要實施了收購、運輸、出售行為之一,就可以按對應的犯罪論處。根據《刑法》第341條的規定,對此類犯罪應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這里所指的出售是指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以金錢作價,出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本案中,你父親的行為與之吻合:一方面,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蟒蛇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保護法》第9條規定:“國家對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你父親未經批準,擅自出售,已經侵犯了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這一客體;另一方面,盡管蟒蛇的死亡與你父親無關,你父親僅是為了通過出賣蟒蛇尸體賺錢,但這并不能否認你父親明知是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蟒蛇而予以收購,否認其行為本身的違法性。且《刑法》也沒有將此類行為排除在犯罪之外,而是明確規定只要是未經有關部門批準而出售,便構成該罪,而不論行為人的目的、意圖;再一方面,《關于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的管轄及其立案標準的規定》中指出,非法出售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只以上或者國家二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3只以上的,應當立案。因此,你父親的行為當屬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