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閱讀里,許多人受過儒勒·凡爾納的影響,廣為人知的是他寫的《環游地球八十天》,把一位刻板的英國紳士包裝成了世界最佳導游,讓我們不免對著墻上的世界地圖發呆,向往實現一個屬于自己的旅行環線。
本期雜志,你會看到,廈門號帆船花了半年時間,完成了環球航行。它穿越小說里人物故事的浪漫演繹,帶來了海上航行孤獨堅持的真實語境。想象一下,一艘小船行駛在茫茫無際的海洋里,誰都難以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么,這樣的旅行看似浪漫,其實是在冒險中日日煎熬,爭取歸航的勝利。閱讀身邊剛剛發生的壯舉,我雖然只是坐在辦公室里進行文本式游歷,仍然多少會被它激起內心對冒險的原始渴求。
當然,冒險并非都需要這么宏大的目標,它的訴求只要超越你自己。一個孩子跟我描述冒險,說想了一學期,終于翻過了學校邊上的圍墻,發現了野貓聚集地;一個日本小伙為愛放逐一年多,從南非出發,沿著非洲大陸北上,經中東橫穿亞洲大陸來到中國;一對上海退休夫妻不懂英語不熟悉網絡,自助游歷歐洲五個國家八十三天;一個母親帶上兒子乘船環球旅行,花一百多天游歷數十個國家。總有一些人借助旅行,解構平庸的生活程序,在冒險中超越自己。
然而,在日常旅行中,我們越來越熟稔于各種已知的玩樂享受,熱衷于討論路上的艷遇而不是奇遇。仔細想想,旅行真正的迷人之處,往往不是通過荷包獲取,而是需要具有對超越想象的未知世界的好奇,付諸行動的勇氣。
那么,能否撇開好逸的玩性,來點年少輕狂翻墻躍樹的撒潑勁,計劃一次有點冒險的旅行?猶如回到童年,像匹諾曹一樣成長,像尼爾斯一樣飛騎,像愛麗絲一樣夢游,像丁丁一樣歷險,像格列佛一樣刺激……帶著童年的勇氣去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