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應聘欽州市商務稽查支隊編外政委,創建一支執法嚴明、管理規范的隊伍,受到國家商務部的表彰,到自主創辦集汽車修理、汽車美容、維護保養于一體的汽車維護中心,李海軍的就業創業路上,荊棘與鮮花并存,坎坷與希望同在。5年多的奮斗與堅持,讓他再次點亮了人生航程的燈塔,完成了從轉業軍人到優秀企業家的華麗轉身。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李海軍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連名字都帶了一個“軍”字。受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對軍人生活充滿了向往。
1983年,他應征入伍。23年的軍旅生涯,使他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副團職軍官,并煉就了堅毅果敢的個性和雷厲風行的作風。2006年,李海軍服從組織安排,轉業到地方工作。是計劃分配,還是自主擇業?他在自己的心里打了個問號。計劃分配也許可以使他輕松謀得個安穩的職位度過下半生,但40多歲的他,年富力強,亦有一定的人生閱歷,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為什么不給自己一個挖掘自身潛能,發揮個人才干的舞臺?況且選擇自主擇業還可以減輕地方政府的安置壓力。作為軍人,保家衛國要沖鋒在前,為國分憂更應沖鋒在前。國家實行自主擇業安置政策,作為軍人更應積極響應。因此,他毅然踏上了自主擇業的道路。
“編外政委是我人生一段很寶貴的經歷”
回到地方后,李海軍并沒有急著去創業,而是深入社會這個大市場進行調研,同時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他感到要想在經濟社會突飛猛進的發展潮流中站穩腳跟,必須從頭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重新學習。經朋友介紹,李海軍硬著頭皮到欽州市商務局“推銷”自己,沒想到有軍人情結的局長竟然同意聘他為商務稽查支隊的編外政委,抓隊伍的管理。從2007年初到2010年底,他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一干就是4年,雖然時常會感覺到力不從心,但卻積累了很多市場經濟知識和商務管理經驗。他說:“無論將來從事什么職業,編外政委都是我人生一段很寶貴的經歷。”
按照行政執法的有關規定,李海軍親自草擬了《欽州市商務綜合行政執法責任制》、《欽州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場(點)監督檢查制度》、《欽州市“酒類流通隨附單”使用管理制度》、《欽州市商務稽查支隊定期召開行政案例分析會制度》等10多項管理制度和職責。所擬定的這些制度、職責,已成為全國20多個省、市商務執法部門的范本,并且這些省、市還組織有關人員前來學習取經。
李海軍不但自己努力學習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還積極組織執法人員進行了上百次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在4年的時間里,他平均每月下鄉15天,深入生豬屠宰一線進行檢查指導;每季度為酒類經營者進行3天培訓,每次培訓都親自備課授課。4年來,在李海軍的帶領下,商務稽查支隊沒有出現過一次執法差錯,沒有發生過一次執法投訴。李海軍還利用自己在部隊的帶兵經驗,每月組織執法人員進行軍事訓練,既鍛煉了隊伍,又規范了管理。2007年8月,在欽州市8個行政執法單位舉行的大型預防食品中毒事件演習上,當李海軍帶領的隊伍走過主席臺時,雖然沒有制服,只是一身藍褲子白襯衣,但那整齊的步伐、威武的身姿、雄亮的口號,贏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在場的市領導問商務局局長:“你們的執法人員是不是都是部隊轉業退伍的軍人?”局長回答說:“我們執法支隊有個編外政委,武警支隊參謀長,一名自主擇業的軍轉干部。”
作為部隊參謀長,李海軍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有著深刻的認識。他積極倡導,精心謀劃,在全體執法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建起了商務行政投訴和舉報服務中心,配置了辦公、辦案用電腦并安裝了監控設備,時時對各縣、鄉屠宰廠進行監控,使該局的商務監管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有效遏制了各種不法行為的發生,促進了生豬定點屠宰廠的規范經營。同時,依據商務部《酒類流通管理辦法》的規定,在全市169家酒類批發企業中推廣應用酒類商品購銷電子臺賬,實行電子發貨單,按照統一規定的臺賬格式,結合酒類流通隨附單的填寫,詳細記錄酒類商品的流通信息,實現酒類商品自出廠到銷售終端全過程流通的監控,有效防止假冒偽劣酒類商品流入市場。
“企業發展不能忘記回報社會”
2010年10月,因政府機構改革,欽州市商務稽查支隊進行調整,按照要求和工作能力,李海軍完全符合條件續聘,但他還是主動提出了解聘。在商務稽查支隊4年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李海軍已經了解了經濟貿易、商務知識,學會了經營管理,適應了地方的社會生活。他決心自己干,把自己的潛能釋放出來,闖出一條新路子。在政府和軍轉安置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戰友的鼎力幫助下,他投資200多萬元建起了欽州市泰安汽車維護中心,并任總經理。
中心占地面積2600多平方米,已中標成為欽州市行政事業單位定點維修企業,目前與20多個單位簽定了汽車維修保養協議,被5家保險公司作為定點維修企業。在中心的經營管理中,李海軍大膽借鑒部隊管理教育模式、行政單位管理模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和汽車修理行業的4S管理模式,同時按照上級部門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了20多項規章制度,實行準軍事化管理,以制度管理員工、以制度管理質量、以制度謀求發展、以誠信贏得客戶。
李海軍常說:“企業發展不能忘記回報社會。”他也一直堅持這樣的創業理念——廣招部隊退役的干部、技術士兵和下崗職工,為社會分擔責任、減輕負擔。中心現有員工30人,45%是部隊退役的干部和技術兵,30%是下崗職工,25%是父母送到廠里進行鍛煉的小青年。雖然發展的道路困難重重,但李海軍始終堅信,他的創業理念沒有錯,中心的未來一定會前途似錦。
有時候,一個選擇足以改變人的一生,勇敢邁出腳步,你會發現轉身后,是一片別樣的天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軍人本色讓李海軍把握住了人生的航向,也讓他的創業之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