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勒比海越野飛行拉力賽于4月13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Ft.Lauderdale 市拉開了帷幕。從2001年起至今,這個加拿大國際越野飛行機構(International Air Rally)舉辦的國際性飛行比賽已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該活動不限制參賽隊員的國籍和地域。迄今為止,已有超過500名飛行員和航空愛好者參加IAR飛行拉力賽,飛越了加拿大、加勒比海地區和拉丁美洲等地。
本人有幸參加了這個14天的飛行比賽,并以組委會成員的身份協助組織、評審等活動。比賽的組織者只收取參加者一定的注冊費用,大部分費用由參賽者承擔,包括食宿費、交通費、參觀費以及飛機的燃料費、停場費、航路費等。組織者只收費一定的行政管理費用,服務于整個比賽過程中所需費用。同時,為了鼓勵年輕機長的成長,推動通用航空的發展,主辦方與飛機制造公司建立年輕機長成長基金,對比賽中獲獎的年輕機長或飛行員給予一定資金資助。
邊飛邊融入當地生活
起飛前所有人都要進行行前準備,請有經驗的飛行員進行相關內容講解,確保每位飛行員熟悉了解相關資料、航路和目的地機場情況。經過了前一天的行前說明會,4月13日上午各機紛紛起飛。為了能夠縮短到達機場的等待與服務時間,賽事組委會決定飛行速度最慢的飛行器先離場,最后由速度最快的Pilatus PC-12墊后。
我被分配在兩架Pilatus PC-12中的一架尾號為N221YY的飛機作為他們的乘客。該飛機由來自盧森堡的Nico Rollinger和美國籍的歐洲人Deniel French 駕駛。Nico是一位成功的地產開發商,在歐洲有幾處房產項目。平時Nico就以飛機代步來回于客戶與投資人之間。這也足以見得飛機帶給他的便利。
當我們飛行574英里到達第一站Grand Turks 島時,半數以上的飛機已經到達,同時陸續有飛機來到這個加勒比海小島的度假勝地。隨著一架架飛機的抵達,加入停機坪的隊伍很快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宛如小型航展的陣勢。飛機,乘客,地服人員,迎賓行列等好不熱鬧。
每次起飛前組委會會以飛機為單位發一張問卷,內容包括飛行的一般知識、飛行原理、特殊情況處置方案、地形、顯著地面參照物的識別等,在飛行中發揮團隊作用將其完成,落地后收回并進行評分后記入比賽總分。同時,為了給飛行員提供了解和熟悉當地風土人情的機會,我們還參加了當地婚禮、歌舞晚會,組委會最大限度地為飛行員提供融入當地生活的機會,提高飛行員的適應性。
風光與難題并存
由于越野飛行拉力賽在本質上并非競爭性的比賽,因此除了參賽人之間的互助互動外,更重要的是推廣通用航空與航空觀光旅游。所以我們所到之處都會有當地政府安排的青少年了解航空的活動,讓孩子們體驗航空帶來的樂趣。當地的觀光機構也為我們提供了騎自行車環島的旅游項目,也使我們能領略沿途美麗的風光。
但在比賽過程中,飛行員會遇到各種問題,如安全、導航和空中交通管制等等。這個比賽旨在讓飛行員在10~15天不斷變化的飛行條件中,如天氣條件、大氣壓、飛行經過地區的地形地貌、通信和導航程序等方面的變化,來了解和熟悉飛行程序。比賽中常常會遇到各國和當地出現的各種情況,如燃料、住宿和飛機起降點等問題。飛行員可以飛越很多自己以前從來沒有飛過的地方,還要飛過很多疆界,這些經歷都使得這個比賽與眾不同,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獲得的一次體驗!
比如,2010年的加勒比海飛行挑戰賽,飛行時間共15天,飛行員需要穿越7到10個邊界線。IAR飛行拉力賽還可以激勵飛行員來拓展他們的視野,增加他們的自信和能力。同時,通過與高素質的老飛行員共同飛行,使得他們的飛行技巧得以磨煉。比賽的指標有對飛行航路的把握能力、降落的精準性、飛行時長和油耗水平等。此項比賽也包括地面停機水平,如:能否按照指令將飛機停放在指定的區域內而使得前起落架不壓到地面畫定的線。
4月16日,拉力賽進入了體能比賽階段,所有飛機按照原來的計劃由慢速飛機到快速飛機逐一滑行起飛。每架飛機離開地面的那一剎那,看著一架架飛機在不同高度以不同速度奔向同一個目標,我的心里無比澎湃與亢奮。
接下來,我們每當到達一個新的目的地后,都會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體能比賽。此次拉力賽主要圍繞加勒比海相關島嶼,因此重點進行了游泳比賽、帆船比賽、自行車比賽以及登山比賽,此項比賽也是以團體得分最后記入總分。
沿途中各地都會根據各自的情況安排各種航空活動,在法國屬地Martinque,當地政府特地舉辦了一個為期兩天的航展。一落地我們就受到英雄式的歡迎,載歌載舞的當地女孩穿著鮮艷顏色的衣服,用音樂、歌聲和舞蹈表達他們的歡迎之意。當地通勤飛機公司及一些私人飛行員提供的飛行器,加起來足足有30架,將停機坪塞得滿滿的。若在國內,這樣的規模已可稱為大型航展了。
通用航空的價值
4月26日,我們飛往本次越野拉力賽的終點站Turks and Caicos ,這是一個192英里外的小群島,也是我們出發離開美國后的第一站。由于是最后的行程,大家在臨行前都依依不舍,不愿意第一個離去,三三五五地站在飛機旁聊天說笑。直到組委會告知我們終點站有大批小學生在等待我們的到來,此時大家開始陸續登上飛機依序起飛。
14天的行程讓所有參與者收獲很多,來自德州駕駛Beechcraft BE-36的Steven Gregory說:“我再也不害怕前往新的地點和機場,這一趟對我來說實在收獲太大了。同時我還認識了這么多的朋友,走了那么多的地方,看了那么多的景色,留下了那么多精彩的照片和回憶。”
對我來說,此行讓我有了很多感觸。通用航空發達的國家已經走過了很長的艱辛道路,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過不同的困難,相信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此次飛行拉力賽所到達的機場基本都在小島上,雖說人口從不足1萬到幾萬,但是很方便地架起了空中橋梁,使一個個小島與外界保持著同等發展水平,這就是通用航空的價值。
國際飛行拉力賽之無國界、不限年齡、不分機型的組織理念,就是世界通航是一家的大家庭理念。本人認為中國的通航也不例外,必須有全球視野并且融入其中,這樣才能真正推動中國通航健康有序發展。
(作者為首都公務機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