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后,明星黃曉明也出現在賑災前線,這并非黃曉明初次投身公益。成功塑造多個熒幕形象后,黃曉明以慈善大使的身份頻頻示于公眾的視線中。近日接受了《私人飛機》專訪的他告訴我們,對于他個人而言,慈善是一項事業。
2004年開始,黃曉明一直在資助40多個四川及重慶涪陵的貧困地區從小學到高中的孩子,并以此為契機積極參與各項慈善捐款活動,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任何事只看內心,我不會說我捐了多少錢,做公眾人物可以有一定影響力,倡導大眾行善,這方面我不介意多說。” 對于“時代騎士勛章”表揚黃曉明樂善好施,他這樣回應道。
2008年初,華南爆發重大雪災,黃曉明前前后后捐款數十萬元。汶川地震后,他更是傾心傾力,捐款捐物又捐血,極其關心災區兒童的安全健康,并不顧個人安危,冒著頻頻余震多次親赴災區探望救助受災兒童,給孩子們帶去生活和學習用品。對此他表示,親眼目睹災區的狀況讓他感觸很深,也讓他意識到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這次經歷讓黃曉明從內心的層面上越發成熟起來,更堅定了只要有能力就行公益的想法。同年5月,黃曉明作為“中國兒童基金會形象大使”,與中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個人捐出100萬元,成立“安康兒童家園專項基金”,用于幫助災區兒童改善學習和生活環境,安全、健康地成長。該基金會設立初期定下五年計劃,到2013年將會用200萬元基金建立30~50所抗震教室。
黃曉明同時也十分關愛動物。他曾捐款100萬元認養一對大熊貓龍鳳胎,并被聘為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愛心形象大使。作為上海世博會志愿者宣傳大使,他帶上了這對百萬元認養的地震后出生的全球首對雙胞胎大熊貓“平平”、“安安”,以“哥哥”、“姐姐”的身份又帶領另外8只熊貓遠赴上海助陣世博。2009年的“臥龍大熊貓感恩中國萬里行”啟動儀式上,黃曉明還被授予“成都熊貓愛心大使”和“雅安熊貓愛心大使”。
黃曉明的慈善事業還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2009年8月5日,黃曉明被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愛心大使”,成為中國內地擔任該職的第一人。10月25日,黃曉明成為“世博會志愿者宣傳大使”,這也是他在獲得“聯合國兒基會大使”、“中國保護大熊貓愛心大使”等身份后,身兼的第七個國際級公益大使身份。當日,黃曉明作為領跑人帶領著近萬名志愿者,在上海長江大橋上一邊慢跑,一邊傳遞巨型世博會志愿者旗幟。
如今,互聯網也為黃曉明的慈善事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便利。黃曉明說,如果他每天發兩條微博,那么一定有一條是與公益慈善相關的。對于黃曉明來說,做公益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有幫助到別人。他曾經堅持每天轉發一條“尋找被騙至廣西的女孩劉亞男”的微博,使得這名失蹤兒童最終重回父母的懷抱。對此,高興不已的黃曉明發出了“做慈善微博不微”的感嘆,并號召其過百萬的微博粉絲也能同自己一起幫助他人。黃曉明不僅堅持自己的慈善口號“讓慈善成為一種習慣”,更傳達和推廣了“微慈善”這個概念。他利用微博轉發和尋找被拐兒童,呼吁粉絲關注孤寡老人和有需要幫助的各個群體,并身體力行地投入到各項慈善活動中。
黃曉明還在微博里關心一只小黃貓,用略顯煽情的語調寫道:“它是一只流浪貓,它沒有喝過幸福的牛奶,刮風下雨的夜晚,只能吃著垃圾堆里發臭的菜??(關心一下流浪的小動物吧)”,并發布了他與流浪貓的合影,十分溫馨。“類似的事情我還會盡力去做,因為‘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做慈善一直比較低調,因為不可能一生就做一次轟轟烈烈的慈善,然后就不做了。對我而言慈善是點點滴滴,碰到了就會去做,是要堅持一生的事情。”
身為一名公眾人物,黃曉明以身作則的行為也給他的眾多影迷起到了積極的榜樣作用。黃曉明的歌迷會“明教”在他的帶領下亦做了許多公益慈善項目,各個分會也均開展了自己的公益項目。去年黃曉明生日會現場請來了一對特別的小姐妹———趙佳鑫、趙金芝。她們在父親陪伴下專程從四川趕來為黃曉明慶生。這對小姐妹因家境貧寒失學的事件被黃曉明關注后,就獲得了“明教”的長期資助,“明教”按月打去生活費、學費,一直資助她們到19歲,幾年間持之以恒,從未間斷。在生日會現場,大家共同投票決定款項去處,得到黃曉明的盛贊,稱還會繼續努力,繼續帶動影迷將慈善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