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福爾茨海姆,地處黑森林山北緣,恩茨河、納戈爾德河和維爾姆河交匯處。在德國人心目中,“黑森林”是“德國制造”的心靈故鄉,是高精工藝的神圣表征地,當年鐘表、珠寶、精密儀器、汽車的中心都沿此區域展開;而小鎮普福爾茨海姆,在德國珠寶界的地位猶如瑞士精密手表制造地——侏羅山脈的地位,因其珠寶產量占整個德國的80%左右,歐洲的30%左右,而被譽為“黃金之城”。Wellendorff品牌的故事源于此。
“黃金之城”的誕生
華洛芙(Wellendorff),許多德國人一生就知道的德國第一珠寶品牌,于1893年在德國黑森林地區普福爾茨海姆創立,現由第四代家族成員克里斯托夫·華洛芙(Christoph Wellendorff)和喬治·華洛芙(Gorge Wellendorff)兄弟兩人負責打理,至今仍以家族模式經營運作,并始終堅持著創始人的最初夢想,在“黃金之城”設計打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完美作品。
18世紀的德國社會,越來越多的孤兒涌現街頭,對他們而言,生存變得尤為困難,長大后他們往往變成了無業青年游蕩在社會上,這對整個社會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當時的巴登公爵卡爾·弗里德里希(Karl Friedrich)及夫人開始照顧收留這些可憐的孤兒們,但隨著沉重的經濟負擔日益增加,巴登公爵和他的大臣們不得不重新規劃,在幫助孤兒們擺脫貧困的同時更要使國家變得富裕。
小鎮普福爾茨海姆恰是巴登公爵的轄區,作為三條河流的交匯之處,有著便捷的地理優勢。1767年,巴登公爵在那里建造了國內最大的孤兒院——多明尼克修道院的前身,并被授權制造珠寶,這一舉措旨在引導孤兒們學會一項生存技藝,可謂世界上第一所珠寶學校。 1789年中,逾40家的珠寶及手表制造工坊在此地開設,雇傭工人近800名。這座位于黑森林北部的小鎮由此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也逐漸成為整個歐洲的珠寶中心,直至二戰將其70%以上的建筑炸毀。
跨越世紀的黃金家族
彼時,Cartier、Tiffany等如今大名鼎鼎的珠寶品牌不過只是珠寶店的名字,它們根據客人的要求來定制珠寶,卻并沒有自己的品牌和產品。而Wellendorff可謂是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珠寶品牌。
華洛芙品牌創始人愛恩斯特·亞歷山大·華洛芙(Ernst Alexander Wellendorff)是一位極具繪圖天賦的德國青年,曾就讀于普福爾茨海姆的巴登大公爵工藝美術學院,并以最優成績畢業。不久他便在其家人的支持下,實現了創建自己品牌的夢想。他堅持永恒傳世的價值觀,并將源于自然靈感的設計融入其中。獨一無二的設計理念使他很快獲得了成功,無論英國皇室成員、俄國沙皇的貴族們,還是那些經常來往巴登的德國貴族,都對其作品青睞有加。至今在普福爾茨海姆的一些珠寶博物館,以及Wellendorff自己的展覽室里,都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代表作。
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第三代掌門人漢斯佩特·華洛芙(Hanspeter Wellendorff),決定開創真正的珠寶品牌,從此不只局限于根據客戶要求而定制產品,而是推出自己理念的產品系列,此舉,也讓Wellendorff在當時丟失了近一半的客戶。之后,隨著柔軟的金絲編花項鏈和獨創的冷琺瑯旋轉指環的推出,并在全球市場廣受歡迎,才證明這一戰略轉型的成功。
上世紀70年代, Hanspeter開創了鉆石“W”標志, 他將一枚全鉆嵌入了Wellendorff華洛芙的首個字母“W”之中——W不僅是Wellendorff的首字母,更是德語“真正價值”(Wahre Werte)的濃縮。在他的努力下,Wellendorff的產品慢慢走向了美國、英國、日本等市場。如今,世界上每一位首飾專家都知曉,這個標志象征著珠寶制作的最高水平,每件鑲了W鉆石標記的Wellendorff珠寶,代表了無可取代的Wellendorff頂級藝術。
古老工藝凝聚真正價值
如今在人口約12萬的普福爾茨海姆小鎮,依然有2000人從事與珠寶相關的工作,其中有100人直接在Wellendorff華洛芙的工廠工作,他們在完成珠寶學院的專業課程后,又在華洛芙品牌開設的職業學院進修兩年后才最終得以從事珠寶制作工作。
整個Wellendorff工廠內從事珠寶制造工作的員工有60人,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70歲,從原料熔煉、金絲制造、手工編織、到鉆石鑲嵌……每一環節都在Wellendorff自己的工廠內完成。Christoph不無自豪地說:“制作這樣的首飾,需要的不是普通的珠寶匠,而是藝術家。”現代精密機器的運用和手工技藝的結合,在這里達到了融洽與平衡。由于對制作者極高的手工藝要求,Wellendorff將目前的產量依然限制在每天30件以內,即便加足馬力,一年供給全球的產量也不超過一萬件。即使現在,華洛芙依然沿用最古老的手工技藝鑲嵌鉆石,而非現代珠寶工廠用溶金的方式固定鉆石。其中,產品耐受力的測試也極為嚴格,一條小小的金絲編花手鏈,都要經過60公斤的重磅測試。“我從父親那里學到的是,作為一個家族生意,除了質量,什么都可以妥協,甚至是財務上的利潤。”Christoph說,“珠寶不只是黃金、鉆石,做一個品牌也不只是追求漂亮的財務報表。盡管有這樣價值觀的家族企業越來越少,我還是會堅持我們的道路走下去,家庭永遠比個人重要,我要用全部心血來維系留給后代的寶貴家族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