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一聽說天下霸唱要來《私人飛機》雜志社做客,幾位年輕的編輯就興奮起來,甚至還為那部著名的《鬼吹燈》里的情節進行了爭論。越爭論越起疑:能寫出這種小說的人,到底有著怎樣的生活經歷,他強大的想象力又是如何造就的呢?
眼前的天下霸唱年輕、新潮,甚至有點羞澀。與他書中所描述的歷史故事感覺有些不搭。但是,神秘又好聽的故事還是由他開講了。
地質隊里長大的童年
2006年一部名為《鬼吹燈》的連載小說風靡網絡,懸疑的情節配著合理的想象,光怪陸離的故事一度使許多人追隨閱讀,也讓“天下霸唱”這個名字變得神秘而響亮。
“天下霸唱”的本名叫張牧野,出生在天津。由于父母早年是地質勘探隊工作人員,兒時的張牧野便跟隨地質勘探隊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也包括當時為地質隊觀風水的人。有時候這些風水先生會講一些離奇的故事,這讓年幼的他感到十分新奇。
所有的小孩都喜歡聽故事,兒時的張牧野也不例外。用他的話說,自己是個對事物十分好奇的人,所以只要是有趣的故事自己就非常喜歡。
于是讀武俠小說、看名著、聽評書成為他當時最大的愛好,他甚至會和伙伴一起到山中體驗一把“探險”。張牧野說,盡管有時他也會羨慕城里小孩的生活,但也正因為脫離了城市的束縛,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得到充分發散。
當一個人擁有的東西達到一定地步時,也會開始有意無意地影響其他人。聽過了許多故事的張牧野一有機會也開始把聽過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張牧野說,把自己喜歡的故事經過加工再講給別人聽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看得不過癮就寫吧”
參加工作之后,從事金融期貨工作的張牧野也會利用業余時間在網上涉獵。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家網站上看到了幾篇靈異故事,“這些故事的開頭很有意思,可是看到最后都會非常失望”。于是讀別人寫的故事開始不過癮的張牧野起了動筆的念頭。“我覺得如果我自己寫會比他們寫得精彩”。
張牧野一開始并沒有寫書的打算,可當他先后在網站的論壇上登出幾篇文章后,竟引來眾多讀者的競相轉載,這給了他很大信心。“我當時只是想寫些好看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沒有想到反響會非常熱烈”。
網友的熱情激發了張牧野寫故事的欲望,隨著更多人的關注,他每天的創作量也由1000字增加到了5000字。“當時寫故事都是有感而發,想到哪寫哪,更沒有什么提綱可言,所以我回看自己之前的小說時也能看出許多漏洞。”盡管如此,卻并未影響小說的精彩程度。2006年底,《鬼吹燈》的前四冊出版成書,并且很長時間都在圖書網站排名榜上占據首位,此時的張牧野也一躍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作家。
“我可不是作家”
兒時的經歷加上對歷史故事的癡迷,使張牧野在寫作的道路上倍道兼行。《鬼吹燈》后四部的出版也奠定了他在“類型文學”領域的地位,而面對自己的成就時他卻顯得十分謙虛,“我其實算不上是作家,充其量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把別人講給我的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
任何事物的成功都有其偶然和必然的因素,《鬼吹燈》的成名就是如此。在網絡小說剛開始盛行的年代,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媒體的傳播優勢。那一時期,許多“類型小說”紛紛盛行,包括歷史演義等。由于作者本人的喜愛,張牧野也獨開了盜墓類型小說的先河。能在眾多“類型小說”中脫穎而出,其創作手法和小說的品質就顯得十分重要。張牧野總結說,《鬼吹燈》的成功多數因為它離奇又不失真的故事,而采用類似評書的方法講述,也使其能夠做到雅俗共賞,這也是該小說得以成功的必然因素。
現如今張牧野已經出版了20多部小說,許多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出版,在華人界也擁有眾多粉絲。然而張牧野的生活卻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他依舊生活在天津,從事著自己同樣喜歡的金融期貨工作。他說,自己的生活圈子在天津,不愿意離開這個地方。
要多出去走走
其實作為一名從事金融工作的人,謹慎的言行已成為張牧野日常的工作狀態。然而酷愛寫故事的他一直有一個習慣,就是隨身帶一個速記本,每每聽到有趣好玩的素材他都會隨時記錄下來。他說,寫故事難免會有靈感枯竭的時候,平時的積累也利于日后的寫作。
張牧野說,想寫出好故事必須多出去走走,見過了,才寫得生動。直到現在他還是會和一些朋友一起到野外探險。“在探險中你會獲得很多真實的靈感”,用他的話說,自己骨子里就是一個熱愛探險旅游的人,即便現在不寫文章也會常出去旅行。而旅行中也能獲得許多精彩的故事。
有一年張牧野去新疆探險,一位導游給他講述了一個當地流傳的神秘故事。在漫天繁星的映襯下,他們躺在廣闊的沙漠上,一個精彩的故事被繪聲繪色地講述出來。“回頭看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躺著的地方,那個環境加上那個故事,十分令人難忘,那也是我聽過的最難忘的故事”。而那次奇妙的經歷,也正是張牧野小說的雛形。張牧野說:“有時候事情就是這么神奇,在家中看一萬本書不如在當地聽那么一個故事體驗深刻”。
他說,自己喜歡一個人或者和幾個人一起去探險,那種感覺更加刺激,就像他書中寫的那樣,一個人走進荒漠,孤獨地行走在天地間,才能體會到生命真正的意義。
未來的計劃
“我現在還欠出版社兩本書沒有完成”。張牧野流露出了一絲疲憊,他說,完成這兩部作品之后會選擇暫時封筆,休整積累一段時間。而電影版的《鬼吹燈》也已經在進行劇本的創作了,據他介紹,這部影片將由《畫皮2》的導演烏爾善親自指導。
說起未來的計劃,張牧野說自己還是會繼續進行一些旅行探險,多積累素材。每年都要進西藏和新疆幾次的他還是最喜歡在國內旅行,在他看來,旅行不僅關注當地的風光,更關注各地蘊藏的豐富的民間故事。
采訪行將結束時,張牧野向我們介紹了他正在創作的作品《河神》。這是一個公安題材的真實故事,已經完成了20萬字,而前后3年的寫作時間也是為了保證小說的質量。“這個故事發生在天津,非常有名,故事所涉及的人中尚有一些人在世,能及時寫出來對他們也是個安慰”。
在這個忙碌得沒有時間思索,更沒有時間想象的時代,這樣的故事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