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觀”是反映自然、社會和經濟空間總體特征的要素集合和空間體系,同時也是視覺審美過程的對象。而在媒介切割社會和人類記憶的當下,“影像”過分充當起“景觀”的角色。正是如此,“影像”作為承載過去、表達希望的介質,正建立著人類認同、寄托的語言和精神空間。在今年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獲獎作品中,似曾相識的現實中存在著陌生,這也許就是社會的景觀。
景觀,
像現代社會自身一樣,
是即刻分裂和統一的。
每次統一都以劇烈的分裂為基礎。
但當這一矛盾顯現在景觀中時,
通過其意義的倒轉它自身也是自相矛盾的:
展現分裂的是統一,
同時,
展現統一的是分裂。
代表對世俗生活整體拒絕的幻象天堂不再投向蒼天,而被植入世俗生活自身。
景觀不是影像的聚積,而是以影像為中介的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
景觀不是附加于現實世界的無關緊要的裝飾或補充,它是現實社會非現實的核心。
在真實的世界變成純粹影像之時,純粹影像就變成真實的存在——為催眠行為提供直接動機的動態虛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