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解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對見習人員提升專業技能、留崗就業的作用,進一步探索做好就業見習工作的措施,廣西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對55家自治區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3年來運行情況的基礎數據進行了匯總和分析,提出進一步做好就業見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見習單位性質
截至2012年6月,廣西共有自治區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單位55家。其中,民營企業占63%,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占27%,事業單位占9%,外資企業占1%。數據顯示,見習基地單位的90%以上是企業,而民營企業更是就業見習的“主力軍”。數據側面反映,廣西中、小型民營企業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的主要場所,這與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的單位分布基本一致。
二、接收見習人員學歷構成
2009—2012年6月止,自治區級就業見習基地共接收見習人員4055名,其中大專學歷2109人,占52%,本科學歷1906人,占47%,碩士學歷40人,僅占1%。見習人員的學歷構成反映了大專學歷與本科以上學歷人數相差不大,側面反映就業見習專科以上高學歷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接收見習人員男女比例
2009—2012年6月止,在自治區級就業見習基地接收的4055名見習人員中,男性占51%,女性占49%。由此可見,見習人員女性比例與男性比例相差不大,側面反映了可能存在的兩種情況:一是就業見習招聘的崗位兼容性較好,對男性和女性都較適合,沒有明顯的男女比例失調的崗位;二是就業見習工作崗位與傳統招聘崗位相比對女性更有吸引力。
四、見習生崗位性質
根據見習生的崗位性質可以分出五大類,其中,技術類崗位一枝獨秀(包括工程師、會計師、律師、制造業、計算機服務業、采礦業等技術性崗位)占37%、服務類占18%、行政類占16%、文秘類占7%、銷售類22%。(具體情況見圖1)如圖1所示,技術類崗位和銷售類崗位需求見習生人數較多,同時,這兩類崗位從年齡和專業角度來看也較適合擇業期兩年內的高校畢業生。
圖1 按崗位性質分類就業見習情況
五、見習單位行業分布
如圖2所示,見習單位所屬行業中制造業占18%、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占18%、批發和零售業占18%、金融業占11%,其他行業合計占35%,可以說,見習單位行業趨向多樣化,同時出現制造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三足鼎立的現象。
圖2 按行業分類的見習單位分布情況
六、見習生留崗情況
匯總的數據顯示,2009—2012年6月年見習期滿經見習單位考核合格直接留用見習人員平均留崗率為44%,離崗率為56%。說明留崗率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同時,通過與見習單位負責人溝通后的反映來看,經過見習期,見習人員的各項職業技能和素養都有明顯的提升,對企業和企業文化的逐步認同,以及與企業工作環境和周邊同事的逐漸磨合等是見習單位留用見習生的主要原因。
七、見習人員基本工作能力的評價
如圖3顯示,見習單位對見習人員初步的基本工作能力滿意度最高的為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占67%,其次分別為學習能力占63%,理解交流能力占60%,動手實踐能力表現一般的占51%,對科學思維能力和管理能力為不滿意的占43%和30%。
八、見習人員職業素養方面的滿意度
如圖4所示,見習單位對見習人員職業素養方面的滿意度最高的為團隊意識占70%;其次分別為獨立性占66%、職業操守占63%;責任心滿意度一般,占54%;對就業期望值和國際視野不滿意,占34%和30%。
九、見習人員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升和改善的程度
如圖5所示,見習人員在見習后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有了較大的提升,其中,工作態度提升幅度最大,占80%,其次分別為崗位能力占74%、有效溝通能力占73%,團隊協作能力和職業操守能力提升幅度一般,都占63%,就業競爭力提升幅度較小,占60%,數據表明,就業見習對見習人員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提升有很大幫助,見習人員在見習期間通過見習單位的嚴格培訓,尤其是企業文化實實在在的熏陶,逐步融入職場環境鍛煉了自身的綜合能力,工作素養和職業素養有明顯提升。
十、就業見習工作建議
2012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貫徹實施“三年百萬”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的收官之年,廣西各地十分關注就業見習計劃的延續,希望繼續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此次匯總的數據表明就業見習對于用人單位、畢業生以及政府的就業工作均有益處。探索和建立就業見習長效機制,對進一步完善就業見習人員的管理工作,提升就業見習人員的就業穩定性和就業技術能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工作健康發展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一)加強宣傳引導,擴大見習規模
廣泛宣傳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相關政策,通過政策宣傳、引導,讓企業對就業見習工作的認識逐步提高,并得到企業的理解和支持,促進企業自身發展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儲備人才的認識,擴大見習規模, 爭取廣西地區各行業的大型優質企業加入見習基地。
(二)做細做實就業見習管理服務,夯實工作基礎
建立就業見習基地年度考核評估制度,通過考核評估見習基地的帶教培訓的實施、見習人員崗位技能的提升、見習人員對崗位帶教的滿意程度以及見習基本生活補助等情況,對就業見習基地實行獎勵和退出機制。
(三)加強校企對接,共建就業平臺
進一步與各院校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廣泛收集畢業生信息,及時讓見習基地單位了解各高校專業設置、掌握就業需求,合理設置見習崗位,辦好就業見習雙選會、人才網站等就業交流平臺,帶動更多的高校畢業生積極參加就業見習,并通過見習順利實現就業。
(四)制定就業見習基地的退出機制,提高就業見習質量
進一步完善見習基地考核評估實施細則,建立監督評價機制,對見習單位的工作情況定期進行考核和評價,對主觀原因不積極開展就業見習工作,不接納見習生的見習單位,就業見習管理不規范的,弄虛作假的單位予以取消就業見習基地資質;對工作積極性高,接收見習生較多,能提升高校畢業生職業能力的見習單位予以表彰和獎勵,推動更多的見習單位主動承擔和認真落實見習任務,以達到促進畢業生提高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目的。
(撰稿人:劉國紅 黃春林 李 強 肖小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