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是企業在未來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
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不同的企業,處在同樣的起點上,能力與資源狀態相差無幾,對環境、格局、競爭、顧客等變量的認識也是一致的,為什么若干年之后,發展卻有優劣之分?答曰:時間觀的不同,決定了戰略的高下,所謂“有遠見者贏未來”。在關于戰略的思考中,企業習慣于強調影響變量,而常常忽視時間維度,即:你想用多長時間來達到某種狀態。時間維度的差異,導致企業做事情的方式的差異,結果自然就不同了。當年,大學士朱升建議朱元璋“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使其與張士誠、陳友諒等人走了不同的道路,才超越同輩而建立數百年明朝基業。這是戰略的時間觀不同帶來的結果差異。
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領域,Autodesk和Bentley是全球前兩名的公司,都起源于美國,起步時也相差不大,但現在前者是后者的5倍以上。差距的不斷拉大,起源于二者在戰略思考中的時間觀的差異。當年,Bentley公司比Autodesk公司更早半年進入中國市場,但他們一上來就立足于短期內獲得業績的提升,把精力放在向各類設計院的工程師推薦軟件上,派出營銷人員利用各種機會與直接顧客接觸,舉辦各種推廣、促銷、折扣、贈送、輔導等活動,投入很大,成效甚微。而Autodesk公司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立足于長期培育顧客的使用習慣,沒有面對直接顧客做任何工作,而是走到大學去培育潛在顧客。Autodesk公司跟中國各個大學建立聯系,免費贈送軟件和培訓教師,幫助學校建立針對大學二、三年級學生的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讓學生在學校學會并習慣了他們的軟件。兩三年之后,這些學生走到了工作崗位,自然而然地使用Autodesk公司的軟件,以至于Autodesk公司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是Bentley的10倍以上,占有絕對優勢。
戰略說到底是企業為未來要達到的狀態而在現時采取的行為。所以,企業必須把長期的思考放在第一位:我在未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企業,為此現在要做哪些與競爭對手不同的事情,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做相同的事情。但在現實中,企業往往被眼前的麻煩和問題所困擾,或者滿足于當下的經營業績,而忽視長期的戰略安排,結果若干年之后,陷入被動或者局勢被逆轉。飼料行業的正虹科技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1986年,吳明夏先生因其發明創造而開創了國內豬飼料行業,創辦正虹科技,歷經近10年,在1995年把正虹科技帶到國內飼料行業第五的位置,前四是資源更多的國有農場企業。到2005年,正虹仍然是國內行業第五,而且是1995年行業前五的唯一幸存者,其他4家企業已經不存在。新生代的前4名——四川新希望、山東六和、四川通威、廣東恒興異軍突起,并且市場地位、品牌影響力、經營規模、企業能力等遠超正虹。吳明夏先生曾經感言:“正虹丟掉成長的先機,就是因為戰略上缺少遠見。”在1995~2005年10年間,每一年正虹都獲得很好的成長,他們也滿足于此,每一年也只考慮第二年要做到什么、要干什么以及怎么干,而始終沒有思考“十年后這個行業會是什么樣子?到那時候正虹應該做到什么樣子?為了達到這種狀態,我現在以及接下來的時間,應該做些什么?”而競爭對手卻在進行更長期的戰略思考,并通過一系列的長期安排實現超越。
企業通常會驚訝突然冒出來的領先者,其實他們已經做了相當長時間的努力。在汽車領域,1990年,豐田汽車的CEO張富士夫就在董事會提出一個問題:“21世紀,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人們需要什么樣的車?豐田該做什么?”然后歷經近3年的討論,他們定下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的戰略,并在10年后,成為汽車行業的全球第一,并在強勁增長的非燃油動力汽車領域遙遙領先。
當下的中國,正處在社會和經濟的轉型期,相應地,很多企業面臨轉型,如何思考“轉型戰略”也就成了企業的首要命題。其實,轉型思考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應該做什么,而是到底要用多長時間來完成這種轉型。太多現實中的鮮活案例警示我們,如果忽視戰略思考中的時間維度,過于計較當下而非做深謀遠慮,企業往往活在未來與現實的糾結中,走不到未來。
從1999年開始,維維豆奶就意識到豆奶行業成長受限,未來牛奶市場將獲得強力發展,而不斷擠壓豆奶市場空間,這就像數碼相機對膠片相機的取代、電動剃須刀對手動剃須刀的取代一樣。然后,他們就做出進軍牛奶市場的安排。彼時,牛奶市場的領袖光明乳業不過20億元的規模,而蒙牛才剛剛創業。然后,維維豆奶并沒有認真思考牛奶行業的未來發展,也沒有做出進入新領域的長期安排,考慮較多的是“短期的投入與短期的收獲”,結果10年之后,維維還局限在豆奶領域,在牛奶行業毫無建樹,停留在十幾個億的規模,幾無成長;而蒙牛則成為牛奶行業的新領軍者,超越百億,并不斷地修正問題,繼續成長。而這種差異的起點是,從1999年開始,蒙牛就在思考“5年之后乳業會是什么樣子,蒙牛要成為什么樣的企業,為此要從現在開始做什么”,并經歷近兩年的思考,完成了5年戰略規劃,并穩步推進,才有了5年之后的高下之分。
重視戰略思考中的時間維度,是當下中國企業需要重視的問題。
編輯:王玉spellingq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