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我和書法的緣分,得感謝我的母親。母親對我從小嚴格要求,引導我練習書法。母親常說:“字是人的第二張臉,尤其是女孩子,臉長得再漂亮,字很難看卻不行。”為了激發我的寫字興趣,母親常帶著我去看書畫展,輾轉于很多書法大家的碑帖前。她還帶我去拜訪很有名望的書法家,我也很慶幸遇到了我的書法啟蒙老師阮良之。一開始,阮老師覺得六歲的我年紀太小,不愿意收我為徒。母親就拉著我的手,一次次地帶著我去少年宮聽阮老師的講座。在母親的鼓勵下,我給阮老師寫過一封很長的信,表達自己想要學習書法的決心。母親還向阮老師保證會一直陪讀,不給他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此后,在母親的不懈努力下,我成為了阮老師的關門弟子,自此開始我的書法學習之路。
那時的物質條件遠遠不如現在,縣城里沒有出租車,公交也無法直達我的上課地點,母親每每都騎車送我去少年宮練字,風雨無阻。記得那年冬天,連下了兩天大雪,路況非常差。遇到特別難走的路段,母親就果斷地扛起自行車,小小的我緊緊抓著母親的衣角,一起走過風雪路。等過了那段路,我和母親都凍壞了,母親的頭發上、雨衣上都是密密的雪花。至今想起那個寒冬,我心頭還是熱熱的。
在少年宮學習的那幾年,母親一直陪讀,老師在上面講解,母親則坐在一旁做筆記,回家后再講解給我聽。“永字八法”“蠶頭雁尾”……母親一點點地教,我一點點地學。為了節省宣紙和墨汁,母親用墨汁兌水,讓我在報紙上一遍遍地練字。因墨色較淡,等天晴拿出去曬過太陽之后,再在寫過字的報紙上用墨色較深的墨汁練字。如此一來,每到年底,家里練過字的廢舊報紙摞得有兩三米高。1991年6月,我獲得第四屆“雙龍杯”全國少年兒童書畫大賽金杯獎,當地的電視臺來我家采訪時,母親的笑至今還印在我的記憶中。
寫到這兒,突然發現我與寫字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充滿親情的故事,母親對于我的書法啟蒙以及書法教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于是,感恩在心,感謝母親的愛,與寫字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