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銷的最大敵人是什么?是過去成功營銷經驗形成的固有思維,它阻礙改變與創新,是超越自我的最大瓶頸。
在非洲的東部和南部,生活著一種叫角馬的動物。在雨季期間,水量充足,角馬生活得很悠閑。但到了旱季,為了尋找水源和新鮮草料,角馬不得不離開這里。他們聚集起來,成群結隊,進行數千里的遷徙。在每次遷徙途中,角馬群都要渡過一條讓它們心驚膽戰的馬拉河。馬拉河位于肯尼亞,河中有兩種角馬的殺手,一種是世上最大最兇殘的尼羅鱷,一種是被稱為“非洲河王”的河馬。每當角馬群渡河時,馬拉河上都會上演一連幕驚心動魄的廝殺與逃奔場景,那股狂野、驚險和悲壯,銘記在角馬的腦海里。
當渡過兩次、三次馬拉河后,角馬的腦中就有了這樣一種認識:渡河是必須的,群體中的一些角馬被尼羅鱷和河馬獵殺也是必然的。角馬的這種認識深化后,就成了思維定勢。思維定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下,它們會聚集更多的角馬去渡河,因為數量越多,相對死亡率也就越低。它們還會把幼小的角馬放在中間,這樣它們會更安全些。
思維定勢也有壞處。有一年10月,馬拉河的河水不再湍急,個別寬闊地段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這種罕見情況,幾十年也難得一見。一大群角馬來到馬拉河邊,幾頭年幼的角馬發現不遠處河水很淺,那兒一頭尼羅鱷和河馬也沒有。于是,不少年幼的角馬聚集過去,準備從那里過河。令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幾十頭年老角馬過來驅趕那些年幼的角馬回到原處,不允許它們從較淺處過河,而是繼續走像以往那樣水深的地方。后果可想而知,被獵殺的慘劇又重演。
面臨不斷變化的環境,營銷就像角馬過馬拉河一樣。過去營銷方式的成功,可能會繼續幫助我們成功。但也可能,過去成功營銷方式留下的思維阻礙我們隨環境改變和創新,從而埋下失敗的種子。
以消費者為中心,詢問、測評、調研消費者的需求,然后再滿足這種需求,這是長期以來的營銷模式。但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卻不同,他不是去詢問消費者需要什么,而是通過反思心靈的深處,詢問心靈需要什么。
當人們以貌似開放的傳統營銷方式去探尋并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時候,喬布斯做的是獨自一人深思去發掘心靈的需求,然后創造滿足心靈需求的產品。當大家都在圍擁在消費者旁時,喬布斯要做的是讓消費者為他瘋狂。以傳統的營銷方式看,喬布斯的做法是很另類的。如果喬布斯頭腦中裝的是傳統營銷思想且無法自我超越的話,就不會有后來蘋果的成功。
法國科學家法伯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毛毛蟲試驗。他把若干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首尾相連,圍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圍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最愛吃的松針。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毛毛蟲們還是不停地圍繞花盆在轉圈,一連走了七天七夜,它們終于因為饑餓和精疲力竭而死去。為什么毛毛蟲在食物旁邊餓死了?因為在毛毛蟲的習慣和意識里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那就是前面的那位一定可以找到食物,只要跟在自己前面的就可以了。
當蘋果的iphone開始在中國熱銷的時候,聯想像以往國內手機大戰一樣推出樂phone。聯想集團CEO楊元慶曾堅定地說:“樂phone的定價有明確的優勢,如果賣不過iPhone,就是失敗!”以此標準評斷,聯想樂phone的確失敗了。
聯想樂phone為什么失?。柯撓胪瞥鰳穚hone,其思維還停留在中國過去手機市場的價格戰時代。在價格戰時代,低價營銷模式的確可以成功。當蘋果通過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生產出扣人心靈的iphone的時候,就不能以簡單的價格戰應對了。也許當時的聯想認為,通過相似的功能,更低的價格,聯想的樂phone就能打敗蘋果。但實踐證明,這種簡單的價格戰是無法成功應戰蘋果的。
國內另一家智能手機生產商小米科技,其營銷模式非常不同于國內的傳統方式。在小米科技推出小米手機之前,小米科技首先推出MIUI和米聊。MIUI是小米科技基于Android系統深度優化、定制、開發的第三方手機操作系統,至2011年7月已經擁有國內外50萬發燒友用戶。米聊是小米科技出品的一款類似于微信的手機操作系統平臺,到2011年10月底已經有700萬注冊用戶。通過MIUI和米聊,在小米手機誕生之前,小米科技已經培養了大量小米手機粉絲。
企業的一般做法,工程機不是用來賣的,但小米手機卻打破這個慣例,工程機也用來賣,而且是采用秒殺的形式。2011年8月29-31日三天,每天200臺限量600臺,比正式版手機優惠300元。此消息一出,在網上搜索如何購買小米手機的新聞瞬間傳遍網絡,無形之中給小米手機做了一個免費廣告。
加廣告是企業常用的宣傳形式的,但小米手機突破傳統思維,把免費廣告用到了極致。其一就是利用微博這個新社交媒體。小米手機董事長兼CEO雷軍充分利用自己的名人優勢,在小米手機發布前后頻繁使用微博造勢,朋友也紛紛幫忙助威吶喊;其二就是炒作話題,比如小米手機是否是偷來的傳聞,在新聞發布會上讓嘉賓做出雷人舉動——把大家瘋狂的蘋果iphone扔進垃圾桶,這無疑給媒體創造了炒作的素材,也幫助了小米手機宣傳。
與國內企業為應對購買潮而加大馬力生產相比,小米手機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姍姍來遲、供貨不足。“米粉”(小米手機粉絲)想買卻買不到,就會討論怎么買到,這就渲染了小米手機的難得,讓大家更感興趣要買小米手機。盡管后來雷軍否定了小米手機使用饑餓營銷,但打破思維使用另類的營銷方式卻是值得借鑒的。
要超越自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因為超越意味著要打敗過去的自己。同樣,對營銷來說,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自己頭腦中固化的營銷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