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紅酒期刊《WineYields》發表「2012年紅酒市場展望」報告,指出過去幾年價格節節上升的高級紅酒,去年下半年出現價格下跌,認為2012年是極波動的一年,將為投資者帶來機遇。
《WineYields》于去年12月訪問全球122家紅酒商、投資機構及拍賣行等,28%受訪者預料,紅酒價格今年沒有改變、24%預料升值一成、18%預料升值5%。至于需求預測,出乎意外地,89%受訪者認為,內地和香港將是全球需求最大的國家地區,其中41%更認為「非常強」;而傳統的歐洲市場,只有48%認為需求仍強,相反,52%受訪者預測需求很弱。
《WineYields》出版人兼編輯JacksonTaylor指出,過去幾年,紅酒市場的確受到消費者的熱烈追捧,成交量節節上升,導致交易價格在2010年漲幅達40%,并延續到2011年。以上的情況,在去年8月開始出現改變,紅酒批發價指標開始持續下跌,拍賣行的投資者嘗試保持價格的穩定,但到了秋季后,紅酒市場價格使他們屈服于暗淡的市場環境。
踏入2012年后,倫敦、紐約及香港的拍賣行依然剩余很多高價紅酒,尚未拍出甚至流拍,這些剩余的紅酒在去年是非常搶手的。2011年底,市場數據顯示,紅酒市場跌幅達10%~20%,完全抵消了年初的升幅。2011年被普遍認為是紅酒泡沫消退的一年,市場已經出現調整的技術性指標。早在1985年,英國的評論家就指出,紅酒市場將會面臨一個崩盤的危機。特別是1982年產的ChateauLafite。
相關紅酒研究,高彈性的價格,使紅酒市場有別于藝術市場和金融產品,紅酒市場的繁榮和低迷,通常都與國際大環境的經濟危機同步出現,如1974年、1997年、2008年。但是紅酒市場不會跌至為零,不會出現如2000年科技股及2007年次按危機的情況。
紅酒收藏市場的變化,特別是2011年的變化,不能用單一模式進行評價。對比去年兩大世界級波爾多、勃墾地紅酒收藏品產地所呈現的不同,亞洲區對勃墾地的紅酒需求激增,但是波爾多地區的紅酒正經歷3年來最嚴重的下滑。但勃墾地的產量有限,其紅酒只占全球市場很少一部分,波爾多占據差不多95%市場交易,因此波爾多的下滑,很大程度上決定紅酒市場去年整體表現。另一方面,Lafite在香港拍賣場也經歷過山車式的價格波動,由最初的天價成交,到無人問津的流拍。
踏入今年,波爾多高級紅酒的定價,將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其價格將會回落到一個較合理的水平。同時,意大利、西班牙、澳洲、新西蘭和美國等生產地,開始引起紅酒愛好者的關注。另外,紅酒品嘗的新趨向開始呈現,較注重對紅酒純天然性的要求,這種情況已經在美國沿岸城市和英國倫敦興起。改變會否影響傳統紅酒市場,雖然尚不能定論,但苗頭已經出現。
而國內新興的紅酒市場正處于一個蓬勃發展、不斷調整的階段。近幾年來,一方面國人開始關注國外高檔紅酒、繼而對頂級名酒趨之若鶩;另一方面,國外的酒莊、經銷商也對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和信心,致力于開拓這片新興市場。那么,在這樣一種初始的階段,我們對高檔紅酒的追捧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跟風情況。致力于紅酒投資的上海臻堡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投資總監朱欽就告訴記者:“高檔紅酒有非常多的種類,包括不同的產地如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等等,又有不同分級的酒莊。不同的品酒師對葡萄酒的打分系統也不盡相同。”
“更深入地來看,價格的回調可以說更應是一種理性的認識、價值的回歸。”上海國際就業交易中心的業內人士這樣告訴記者。隨著市場的不斷走向發展和完善,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投資者開始真正認識并接觸紅酒的方方面面。我們知道,紅酒本身除了投資性之外更具有收藏價值,而收藏就要學會去享受去品味紅酒。不同等級和種類的紅酒有著各自不同的口感、特點及目標客戶群,隨著人們對紅酒市場更為理性、確實的認識和了解,被盲目推高的紅酒價格,無論是泡沫也好、熱炒推高的結果也罷,不理性的部分終將逐漸回歸理性。
紅酒不但吸引喜愛杯中物者,也吸引純粹尋求回報的投資者關注。傳統的紅酒愛好者輕視投資價值,通常買一瓶喝一瓶。但是這市場開始變得專業,市場吸引了大量資金的投入,因此紅酒市場的復雜程度快速增長,全球第一個商業對顧客的紅酒期貨市場去年開幕。紅酒融資在中國及其他地區衍生,紅酒投資基金持續增長。第一個中國紅酒基金于8月成立,目標金額為10億元人民幣。最少2個歐洲基金經理也公布,在該市場籌集新資金。
經調研,紅酒市場今年將進入一個不穩定的狀態,價格雖然不復近數年的強勁上升,但同時也將為紅酒愛好者及收藏者帶來更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