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道是“物極必反”,熟透的蘋果要變酸,紅得發紫的蘋果公司也正在變味。2011年可謂是蘋果年,蘋果公司以其獨門暗器iPhonei4和iPad2攻城略地,紅遍全球。與此同時,蘋果在市場上的凌厲攻勢也樹敵過多,累積了越來越多的怨恨,麻煩纏身,讓蘋果不得安生。
蘋果遇麻煩
眼下蘋果至少遇到三個方面的麻煩:
一是專利戰損人不利己。多少年來,蘋果與同行的專利戰打得驚天動地,蘋果高舉知識產權大斧,砍向一個又一個敵人,也確實多有斬獲。
2011年12月2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蘋果與HTC的專利訴訟案做出判決,認定HTC侵犯了蘋果iPhone的一項專利,并從2012年4月19日起對HTC智能手機實施正式進口禁令。
但蘋果在專利戰中也有“吃蹩”的時候,特別令人震驚的是,2011年12月5日,蘋果要求法院判iPad商標專用權歸其所有,并向深圳唯冠索賠商標權屬調查費、律師費所受損失400萬元的訴訟請求,被深圳市中級法院一審全部駁回。如果該判決生效,蘋果在中國內地將不再擁有iPad的商標權,其在中國內地銷售的iPad產品屬于商標侵權。
二是以涉黃軟件牟利。有消費者反映在蘋果公司的App Store上發現涉黃軟件,明碼標價向消費者出售。涉黃軟件不僅標題“露骨”,還包含了一些暗示性的內容。對此,蘋果作出辯解,聲稱 App Store已經內置了分級機制,當消費者購買一款涉及“不良內容”的應用程序時,系統會彈出一個年齡提示。
但是,從中國法律角度而言,蘋果在中國市場的App Store的涉黃產品具有明顯的違法性。因為目前中國對淫穢色情信息并不實行分級管理制度,任何以牟利為目的制作、販賣、傳播淫穢信息或者不以牟利為目的傳播淫穢信息的行為,中國法律都是不允許的。
三是供應商被曝污染。在蒂姆·庫克剛剛接班就任蘋果公司CEO一職時,就收到一份來自中國的“見面禮”: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牽頭的五家環保組織在對蘋果污染源歷時半年多的調查后,公布了一張蘋果在中國供應鏈的污染路線圖。
調查報告顯示,蘋果的上游材料供應商聯建科技、名幸電子、凱達電子、鼎鑫電子、富士康、揖斐電子等罔顧社會責任,在生產蘋果公司的零部件時排放大量污水、毒氣,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極大污染。特別是聯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長期暴露于正己烷環境中而中毒。
蘋果從這些供應商提供的部件中拿到至少30%的利潤,而其卻極力掩飾污染現狀,長時間地隱匿在華供應商,客觀上形成一批“秘密工廠”,逃脫污染問責。
這些麻煩表明,蘋果光鮮的外表包裹著一具奸商的軀體,弄不好會走向反面。
蘋果正變味
蘋果打專利戰,是想以知識產權為武器,壓制同行的發展,想獨家攫取市場利潤。但蘋果應換一種思維方式來面對專利戰,如果蘋果放棄與Android廠商的專利大戰,并與之展開授權談判,便有望通過每部Android設備獲得10美元專利費。但蘋果對待勁敵是走極端路線,寧愿不收專利費,也要打垮對手,比如蘋果拒絕授權給HTC使用它的專利,用專利戰打得HTC鼻青臉腫,像個專利虐待狂。
喬布斯臨終遺言就發話,他無意向Android廠商授權專利技術,他認為Android是“偷來的產品”,并“希望發動一場核戰爭”來阻止該平臺。
因此,蘋果表面是起訴HTC,實質上是對準HTC使用Android系統的東家谷歌,這是蘋果的死對頭。蘋果的Mac OS X操作系統與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統水火不容。
蘋果這種陰暗的心態,與其IT巨無霸的形象極不相稱。
曠日持久的訴訟戰略并非良策,它無法成就蘋果專利價值的最大化,反而壯大了它的敵人。如同是水壩一樣,使用專利技術把競爭對手攔截在市場之外,只會讓對手尋找其他的途徑來進入市場,比如租用其他企業的專利,這反倒幫了蘋果對手的大忙。與其這樣,不如開閘放水,根據流量收費,實現雙贏。但蘋果的腦子就是轉不過彎來。
而蘋果以涉黃軟件牟利則是赤裸裸地暴露其缺少社會公德,為了賺錢,不惜借助色情,這不像一個IT巨頭的應有做派,倒是表明它也不是一只好鳥,正走向墮落。
蘋果對污染環境的供應商故意隱瞞,說明它心中有鬼。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是不會故意隱瞞自己的“行蹤”,故意隱匿供應商的地點。
蘋果要警醒
平心而論,蘋果不愧是全球最成功的IT企業之一,喬布斯的神秘色彩和蘋果的專利技術為其市場表現頻頻加分。
但一個成功的企業,特別是引領全球IT技術的巨頭需要長遠的戰略眼光來鋪路,需要用博大的胸懷來支撐,需要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來擔當。
而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靠打專利戰,只會四面樹敵,讓自己在業內越來越孤立。
這方面微軟就有教訓。微軟在中國的頭十年中,其公眾形象除了“巨無霸”之外就是太張揚,舍我其誰的微軟強勢文化咄咄逼人。人們在為微軟的先進技術所折服的同時,也被它的過分張揚和霸道所激怒,燃燒了“起來,抵抗微軟”的民族情緒。1992年微軟進軍中國之時,大有橫掃六合、并吞八荒之心,試圖把中國的軟件產業扼殺在搖籃之中。但是,它的勃勃野心遭到來自中國金山、紅旗Linux、永中office、方興東等民族軟件產業主力軍的頑強抵抗。后來,微軟主動與中國政府和同行修好,以微笑的面孔出現在公眾面前,給中國客戶和同行許多實惠,它的大度和笑臉終于讓它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
蘋果目前的情況比微軟當年在中國的境遇更嚴重,蘋果現在是遭到全球同行的痛恨。同時,蘋果利用色情軟件賺錢、隱瞞污染環境的供應商更是壞了良心,其實是賺黑心錢,理應遭到人們的唾罵。
況且,老喬“走”后,蘋果現任領袖的人格魅力難與喬布斯媲美,蘋果更應謹小慎微,注意自己的公司形象,勿以IT大佬自居,要樹立現代商業雙贏或多贏的理念,要為用戶的根本利益著想,要增強社會責任感。
因此,蘋果要自省自警。蘋果要謹防熟透,蘋果要謹防變味,多一點大度,多一點包容,還要多一點透明。蘋果外皮要紅,內囊不能黑,蘋果要千方百計保持澤豐味美。這是人們對蘋果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