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入秋了,給寶寶添加衣物有沒有什么講究?
A:天氣漸涼,很多寶寶儼然變成了“包裹娃”。其實,嬰幼兒代謝旺盛,體溫相對成人偏高,會走路的寶寶更是好動不愛靜,穿得過多就不能很好地進行熱交換,多余的熱量蓄積在體內容易發生傷熱,導致抵抗力下降,稍吹點風就容易感冒。專家提醒,對孩子添加衣物應盡量以孩子的情況為主,好動的寶寶可以少穿些。由于早晚溫差大,早上可以加一件外套,較熱時可以交代或幫寶寶脫掉。衣服以寬松為宜,方便寶寶活動。
另外,早晚洗臉時,適當用冷水,可以提高呼吸道的耐寒能力。洗澡時,盡量以溫水為主,不要太熱,也可以幫助寶寶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睡覺時不要蓋得太多,被子不要太厚。不過,“秋凍”不是一味地凍,要根據氣溫的變化來決定,對于平時抵抗力弱、調節能力較差的寶寶,就要區別對待了。
Q:經常給寶寶泡腳,這樣做有沒有什么不妥?
A:給寶寶泡泡腳,不僅可以預防嬰幼兒常見疾病,還可以輔助治療傷風感冒、小兒消化不良等疾病。泡腳的時候,水的溫熱效應,可以從足部逐步向內、向上傳遞,加快寶寶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新陳代謝,從而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泡腳的最佳時間是在臨睡前半個小時,水溫控制在40度左右最好,也可以適當降低2度左右,然后慢慢加熱水,直到寶寶適應就可以了。添加熱水的時候,要寶寶把腳抬起來,以免被燙傷。泡腳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在泡腳過程中,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切忌飯后半小時泡腳。
不過,寶寶足弓還沒有成形,骨頭和關節很有彈性,腳底堆積的脂肪也會使足弓變得不明顯,加上腳骨還沒有完全鈣化定型,腳踝嬌弱稚嫩。如果常用熱水泡會使足底韌帶因受熱而變形松弛,不利于足弓發育,日久容易誘發扁平足。所以,給寶寶泡腳時要特別注意,要適時適度,水溫控制非常重要。
Q:秋冬氣候干燥,能不能選用糖開水潤喉呢?
A:糖開水容易讓寶寶口腔、咽喉部黏膜更加干燥,結果反而使寶寶更容易咳嗽,咽喉部發炎等。給寶寶喝白開水,同時增加寶寶的營養,保證每天攝入3~4兩的蔬菜才是科學之舉。
Q:我的寶寶還很小,給Ta洗澡時開著浴霸,這樣做可不可取?
A:通俗的觀點是:洗澡時開著浴霸,這樣既明亮又暖和。其實,1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注視物體,兩個月的寶寶眼睛已經可以調節是視焦距了。由于寶寶的眼角膜和結膜表層很嬌嫩,如果洗澡時開著浴霸燈暖,寶寶就會盯著燈看,眼睛容易遭到浴霸強光的傷害,影響視力發育。所以,應盡量注意避免寶寶的眼睛直接接觸浴霸強光的刺激。
Q:秋冬寶寶容易感冒發燒,有必要選用抗生素嗎?
A:臨床證明,90~95%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的感染,對病毒沒有殺滅作用。如果寶寶患感冒時沒有并發細菌感染,是不需要服用抗菌素的。濫用抗生素,會增加細菌的耐藥性,也會對寶寶免疫力產生影響。
寶寶的各種器官發育還不成熟,功能不健全,抗生素很容易潛在性地殘害嫩弱的器官,也可能會使寶寶體內的微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致使免疫力下降。寶寶感冒一般都能恢復較好,建議寶媽們對寶寶進行科學護理的同時,注重飲食調配,適當食用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鋅的食物,能有效提高寶寶機體抗病能力,預防各種并發癥。
寶寶反復感冒、腹瀉或咳嗽時,也建議寶媽們慎選抗生素。作為處方藥,有沒有必要選用抗生素,用何種抗生素,還請寶媽們多聽醫生建議,遵醫囑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