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葡萄酒文化在中國日漸普及,形形色色的葡萄酒大賽也日益增多。在眾多的國內外葡萄酒大賽中,2012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中國)質量大賽引起各方關注。此次大賽于8月23日在昌黎舉辦,是第十三屆昌黎國際葡萄酒節系列活動的重頭戲之一。為樹立葡萄酒產品質量標桿,促進中國產區與國際領袖產區的深入交流,提升中國產區和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產品在廣大消費者中的認知度和美譽度,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萄酒果酒專家委員會、中國園藝學會以及昌黎酒業聯盟是這項大賽的發起者和主辦方,同時還分別邀請法國名莊葡萄酒協會、南非葡萄酒聯合會等新舊世界的葡萄酒行業協會共同組成大賽組委會。
大賽組委會負責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萄酒果酒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楊強介紹,主辦單位乃國內、國際葡萄酒行業國家級的行業協會和學術組織,充分保證了大賽的權威性。評委由國內外著名葡萄酒專家組成,凸顯評選結果的公平、公正。另外,采取企業自愿參加原則,不收任何參賽費用。大賽將會每年舉辦一次,且積極加強宣傳力度,促使該活動成為國內乃至國際最具影響力的葡萄酒質量大賽之一。
國際領袖產區大賽,尚屬首次
據了解,本屆大賽參賽的進口葡萄酒產品基本上都來自9個主要產酒國的領袖級產區,包括葡萄酒舊世界的法國(勃艮第、波爾多、香檳)、意大利(皮埃蒙德)、西班牙(里奧哈)、德國(莫塞爾)等,新世界的美國(納帕)、澳大利亞(巴羅莎)、南非(西開普敦)、智利(梅坡)以及阿根廷(門多薩)等。令人興奮的是這樣一個高規格的擂臺,國內酒企紛紛踴躍參賽,來自中國從東部到西部10個主要產區都有產品選送。
以“國際領袖產區”概念并通過賽事形式,對于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國內外葡萄酒產品進行質量評比,這在中國葡萄酒行業還是首次,并且,此項賽事的主要主辦方都是國家級的行業協會和學術組織,備受國內外葡萄酒界關注。此次大賽對于我國葡萄酒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大教授段長青認為,通過國產和進口葡萄酒產品質量標桿的樹立,將有助于促進中國葡萄酒行業以及葡萄酒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以國際領袖產區和中國優秀產區的葡萄酒產品為參賽主體,有利于幫助葡萄酒經銷企業和消費者拓展國際視野,尤其是可以有效地建立選擇產品和判斷質量的專業坐標系,提升對國產和進口葡萄酒的認知能力。
評委會組成國內最豪華陣容
據了解,這次大賽評委會的組成也是在中國葡萄酒界舉辦的各種比賽中最為豪華的陣容。十位中國評委中,國家葡萄產業科學體系首席科學家段長青領銜評委會主席,嚴升杰、王樹生、陳小波、尹吉泰等五位獲得“中國釀酒大師”稱號的葡萄酒界權威級專家悉數到場,評委全部都具有中國葡萄酒果酒專家委員會專家資質,評委會還包括來自最具評價公信力的機構——國家葡萄酒質量檢測中心專家。
五位來自葡萄酒新舊世界的國際評委也都是經過大賽組委會嚴格的資格認證程序的資深葡萄酒專家,擔綱評委會副主席的亨利·高奈現為法國名莊葡萄酒協會(VCF)副主席、法國列級香檳俱樂部主席。另外一位國際評委貢薩-魯頓,是波爾多瑪歌產區主席、梅多克葡萄酒管理委員會副主席。來自美國納帕谷的評委斯提夫則感言:“受邀為評委參與中國首次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質量大賽,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十分高興看到中國葡萄酒產業在高速和健康地發展。這次比賽的所有葡萄酒都有很高的品質,也包括中國生產的葡萄酒。”
盲品角逐,圓滿落幕
籌備兩個多月,歷時兩天激烈角逐的大賽,究竟花落誰家?本次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質量大賽共從國內外征集到數百件樣品,經過篩選,有63款進入決賽。在評選過程中,為了體現出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每一個樣品都有類別編號和序號兩部分組成,國內外葡萄酒界享有盛名的15位專家組成的評委團,他們對樣品的真實身份一概不知,采取國際公認的盲品方式進行,以百分制計分。經過12輪角逐,最后有40款產品獲獎。其中金質獎9個,優秀獎11個,特別獎20個。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葡萄酒消費大國的中國,有15件樣品獲得獎項。
2012’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中國)質量大賽落下帷幕之時,還有一段精彩留下了無價的珍貴:15位中外全體評委在獲獎產品酒標親筆簽名,每款獲獎產品僅有四支簽名裝存世,其中兩支分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萄酒果酒專家委員會和東道主河北昌黎酒業聯盟永久收藏紀念,兩支在大賽結果揭曉典禮現場拍賣,拍賣所得款項用于獎勵獲獎企業質量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這讓2012’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中國)質量大賽畫上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