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實在喜歡詩密特拉菲城堡Smith Haut Laffite的白葡萄酒,所以波爾多期酒周期間,毫不猶豫地和酒莊定了個約會,借這個機會到酒莊走訪。
期酒品鑒的過程中,丹尼爾先生竟遵從了勃艮第的傳統方式,先品紅,再品白。波爾多跟勃艮第之間總是有一種微妙的關系,算不上是競爭,因為誰也沒覺得對方的酒比自己的好。不過在波爾多期酒周,偶爾提起我的勃艮第出身,當地人或挑挑眉毛,或狡黠地笑笑,神情之中細微的變化讓人覺得很是有趣。
四款期酒:
1.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 Rouge, Le Petite Haut Lafitte 2011
55%赤霞珠, 45%梅洛
整體清新,飽滿的酒體,酸度很高,單寧后段緊實。
2.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 Rouge詩密特拉菲城堡正牌
64%赤霞珠,30%梅洛,5% 品麗珠, 1%小味兒多香氣出色,桑葚,煙熏的味道,酒體飽滿,酸度平衡。
3.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 Blanc, Les Haut de Smith
100% 長相思
入口出奇的柔和,像棉花糖含在口中軟軟糯糯,卻也藏著不錯的酸度,很棒的酸甜平衡,余韻很長。
4.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 Blanc
90% 長相思, 5% Sauvignon Gris, 5% 賽美容
像是走進了新鮮的水果市場,醋栗,楊桃,梨子,酸度清新而堅挺,余韻中充滿了以白桃為主的淡雅回味。當之無愧的“Vin de Caudelie”(回味無窮的葡萄酒)。
午餐的過程中,丹尼爾夫婦選用2009年正副牌白葡萄酒和2006年的正牌紅葡萄酒佐餐。2009年的滿分白葡萄酒的確是實力不弱,果香加之礦物的味道充滿口腔,較好的平衡感讓尤其喜歡白葡萄酒的我忍不住多喝了幾口。2006年的正牌紅葡萄酒全然褪去了年輕葡萄酒的果香澎湃,有著撲鼻的動物皮毛和肉條的味道。
丹尼爾夫人和丈夫是如此和諧的生活伴侶、事業拍檔,以至于我很難想象在他們的婚姻中,也曾經因為雙方的聚少離多屢屢遇挫。正因如此,他們決定投身于兩人都中意的事業——葡萄酒。
我問丹尼爾當年剛買下酒莊就遇到霜凍,第二年寒冷多雨,是否讓他有過放棄的念頭,他頓了頓,然后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對我說,沒有,從來沒有,一絲念頭都沒有。他說剛剛接手一個新的事業總會有各種的不如意,堅持著慢慢總會好。不過,幾年的壞天氣倒是成就了如今的蔻黛莉SPA和賓館,丹尼爾說:“就算是春天葡萄園里有霜凍,游客們還是不會因此而止步的。”
我想象著夫妻二人意氣風發地買下酒莊,盼著來年有個好收成,卻遇上災害,對兩人的打擊可想而知。兩個人自買下酒莊,一起下田,一起工作,一起摘葡萄,一起接待四方的賓客。也許是兩個人的力量加在一起成就了這份前所未有的堅定吧!
丹尼爾夫人雖然已是兩個女孩兒的母親,兩個女兒也都分別嫁人,身材卻保持尤其得好,初見她的時候,她在葡萄園里騎著自行車,穿著一身米色的職業裝,戴著法國貴婦人的圓頂禮帽,面帶著迷人的笑容跟我打招呼。舉手投足間的優雅,加上酒莊古老建筑似乎把我帶到了法國那個充斥著沙龍文化的年代。
兩人愛葡萄酒,也愛藝術,院子里幾個大型的雕塑都很有故事和來頭。最有趣的一個雕塑是一張被捏皺的2005年版《葡萄酒代言人》,恰好那一年詩密特拉菲城堡的葡萄酒拿了帕克高分,丹尼爾先生把這座雕塑放在酒莊里,帶著點戲謔。似乎是在說像這種評分,大家看看隨手把它扔到一旁也就過去了。
葡萄酒的高水準品質跟酒莊的釀造技術密不可分,酒莊租用衛星來檢測葡萄的成熟度,同時他們也是波爾多僅有的三家擁有自己制桶工廠的酒莊。跟注重小農手工(Artisan)的勃艮第相比,波爾多更注重科學化的管理,許多人覺得這有點小題大做,不過對于波爾多的釀酒師來說,有效精確地管理幾十上百公頃的葡萄園有時不免也還是需要借助高科技的協助的。我問丹尼爾夫婦,同樣也擁有一個“拉菲laffite”在酒莊的名字當中會不會總被比較或者誤認,丹尼爾夫人大方地說:“詩密特拉菲城堡比另外一個拉菲歷史更悠久,我們不怕比較。”
根據酒莊的詳細數據,紅白葡萄酒自2000年以來均在帕克90分以上,每公頃的產量也在十幾年間小幅度慢慢下降。我想,能夠享受恩愛四十余載的夫妻,定是有足夠的耐心撫育如同他們孩子般的酒莊,造就一段百年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