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其實并沒有玩沙龍的傳統,所以喝酒這碼事通常就在餐桌上進行,佐餐成為飲酒的重要功能,直到啤酒進入之后,出去泡酒吧才成為一種可能的生活情調。
中國特色的威士忌文化
歐洲人的酒水單比中國人豐富,但除了啤酒和紅酒之外,諸如威士忌、白蘭地等等酒水更多是在沙龍時光中享用。不過“入鄉隨俗”還是要的,洋酒既然來到了中國,怎么也得跟這中國人的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好好地結合一番,既保持地道的異域風味,再“摸索”出一套中國特色的威士忌文化來,豈不妙哉!
中國儼然進入消費時代,早已成為全球認可的上升最快的洋酒市場,關注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必然是各大洋酒品牌在認真研究的事情,據說蘇格蘭的威士忌商家還論證過中國人往威士忌里加冰綠茶是否具有合理性?
不過真正的威士忌玩家可以告訴你,威士忌是比較適合搭配中餐的,臺灣、日本等地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威士忌消費地,當地的威士忌達人經過多年的探索,尋求到了蘇格蘭生命之水與東方飲食文化的結合點。
為什么是威士忌?
如果把中國人餐廳上的酒分一下類,大概有這幾種:糧食白酒、黃酒、啤酒、紅酒、白蘭地、威士忌。啤酒與海鮮的搭配一向是老饕的大忌諱,痛風和前列腺疾病使得許多人開始放棄啤酒。黃酒的高糖分以及特別的藥材味道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尤其在崇尚清淡口味的地區。
紅酒是當下的時尚先鋒,醫生也會贊成喝一點來保健身體,但是紅酒里豐富的單寧在口腔中表現出來的澀味和很多食物尤其是海產品沖突,比如白灼的貝類和螃蟹;白蘭地儼然成為富貴的標志,但高昂的價格以及依舊偏高的含糖量不能滿足一部分老饕的需求;中國的糧食白酒堪稱國粹,頻繁地出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不過也會有人覺得白酒有點“搶奪”了清蒸東星斑之類的清口海鮮的味道,略有點美中不足。
那么威士忌的好處在哪里呢?
首先它是麥芽與谷物釀造,在飲用效果上更接近中國的糧食白酒。
其次威士忌的含糖量甚至低過啤酒,在健康飲食蔚然成風的當下,無疑也健康一些。
再次由于是高度酒的緣故,威士忌沒有紅酒那么“嬌弱”,相對更“人性化”一些,原則上只要避光保存就可以,而且不像紅酒開瓶之后必須在幾個小時內喝完,你可以同時打開五六支不同的威士忌,倒出一些后塞好瓶塞,就輪流在一年的時間內慢慢品嘗。
第四是威士忌本身也分為風格不同的幾個大類別,區別使用可以讓佐餐的效果更理想。
第五是在高度酒當中威士忌算是口味較清淡的,和干鮑魚翅等高檔食材搭配時不容易破壞整體氛圍。
最后是威士忌可以常溫飲,可以冷飲,還可以熱飲,在天氣寒冷的季節,來一杯威士忌熱飲也是不錯的選擇,加上海鮮大部分都是偏寒性的(中醫的說法)對腸胃羸弱的人來說,威士忌熱飲不僅讓海鮮更美味,更能驅走寒氣,免受腸胃之苦,真正的兩全其美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