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競爭加劇,但未來白酒市場的發展趨勢將會趨于平緩。
從市場容量來看,未來市場容量很難再有所擴大,但是市場份額會向品牌企業集中,與此同時,酒企會迎來結構性機會。在市場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其結構會發生巨大變化,也就是說企業所增加的市場份額一定是競爭對手所減少的市場份額。
區域名酒崛起
一直被視為白酒業漲價“領頭羊”的茅臺酒,這段時間是非很多,而且出現了近九年來首次降價情況。很多人都非常關注這個現象,我個人認為,在茅臺降價的背后代表著一種趨勢,那就是全國性名酒品牌力量的削弱:原來的高端酒市場被茅臺、五糧液所壟斷,但是當前區域名酒的高端化正逐步瓦解著前者在高端白酒市場的份額。以前大家只喝茅臺和五糧液,但是現在可以看到陜西喝西鳳,湖南喝酒鬼,江蘇喝洋河……
實際上,在當前的市場消費趨勢下,五糧液和茅臺已經不再是高端酒市場的惟一選擇,而將來香型酒將會成為白酒行業的領導者。茅臺是醬香型白酒的代表,瀘州老窖是濃香型白酒的代表,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表,西鳳酒作為鳳香型酒的代表也非常值得期待,香型酒憑借自身獨特的魅力會逐漸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白酒升級換代
在品牌運作方面,當前各大酒品牌都推出了“金字塔”式的產品結構,從低端酒到高端年份酒,產品豐富程度令人咂舌。以五糧液為例,其低端產品為尖莊酒,終端為五糧液,高端產品則是五糧液年份酒。陜西西鳳酒在今年糖酒會上也推出低端酒西鳳,以及超高端酒國典鳳香和鳳香經典。這其實是白酒行業的一個新的特點:各個酒企不同價位產品的豐富,滿足了不同消費層次和消費能力的購買需求。
從當前白酒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酒企營銷的創新、產品的創新以及科技的創新,對白酒行業的升級換代有著重大的價值和意義。原來茅臺做醬香型酒,但是現在也開始做濃香型;五糧液以前做濃香型酒,但是現在也做醬香型;陜西西鳳現在也推出復合酒和柔和酒。
白酒企業的“跨界”之舉不能說一定會有問題,但酒企推出的新產品如何擴大市場份額,首先要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其次必須清楚自己搶了誰的市場份額。當前白酒市場的營銷是競爭導向,你賣了一瓶酒就意味著你的競爭對手少賣了一瓶,因此必須研究競爭對手的優勢,同時發現其“軟肋”,要懂得向競爭對手學習,博采眾家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