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身牛仔還是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許多女性的目光。緊身牛仔褲不僅可以拉長腿線,還有提臀收腹的作用,因此能穿出來緊致修長的效果。
PART 1緊身牛仔褲的歷史
1950
電影偶像帶來牛仔流行的開端
20世紀50年代,美國文化與好萊塢電影一起風靡歐洲和日本。一代影帝詹姆斯迪恩在《無端的反抗》一片中身穿牛仔褲在銀幕登場,被譽為“全世界少女的夢中情人”。
1960—1970
女性開始流行穿著牛仔褲
60年代女性開始更為普遍地穿著牛仔褲,但是基本的牛仔褲拉鏈是在身后的,她們也試圖將牛仔褲改造得更為緊身,一開始只是些鄰家女孩讓他們作為服裝的革新,是搖滾讓緊身牛仔褲成為主流的流行單品。
簡·柏金(Jane Birkin)是60~70年代的時尚偶像。她的著裝風格摒棄了女裝一貫的繁復的設計概念,她的裝束有些男孩子氣的滿不在乎的味道,直爽帥氣,但在細節(jié)部分又彰顯貴族的優(yōu)雅和精致,僅是最簡單的窄腿長褲和素色披掛的上衣就能體現出她前衛(wèi)藝術家的身份特點。
第一個開始穿褲裝的公眾女性
在生活中她沒有什么“經典”的造型,卻有一種能將任何衣服搭配合體的訣竅。連續(xù)20年沒有穿過裙子,也從不花錢購買名牌時裝,喜歡中性化的服裝,寬松的毛衣、長褲和平底鞋,穿男性的衣服也成了她電影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在1933年的《克里斯托弗斯特朗》、1936年的《塞莉婭斯卡利特》和1956年的《鐵娘子》等片中,她都有身著男裝的演出。
其實50年代穿牛仔褲的女性并不是很多,但是很多知名的好萊塢女星在50’s開始穿著剪裁非常貼身的褲子,廓形已經和當今的牛仔褲幾乎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在英語里叫做“ieanDants”,那是牛仔褲的雛形,介于牛仔和褲子之間的款型。簡柏金(Jane Birkin),法國性感貓王Serge Ginsburg的前妻,著名的It Girl,簡柏金(Jane Birkin)更是愛馬仕柏金包(Hermes Birkin Bag)的名字的由來。
1950
小腿緊身牛仔褲主流時代到來
80年代是九分小腿緊身牛仔褲的時代!設計師牛仔褲開始席卷全球。牛仔的風格開始出現多元化、藝術化。尤其在這朋克盛行的年代,破破爛爛的或是印染的款式沒道理地開始流行。低腰、反折款式也紛紛出現,寬大的上衣加上小腿緊身牛仔褲是那個時代的流行寫照。
1990—2012
個性小腿緊身牛仔褲的時代
90年代的主流是靴型褲腿牛仔褲,之后又一下子開始流行楔形的小腿褲甚至還出現仿牛仔褲的打底褲,到了本世紀的小腿牛仔褲似乎就完完全全變成了大膽、性感,有一絲侵略性的包裹效果。
設計師巴爾曼(Balmain)就是將高級時裝混搭搖滾味道小腿褲潮流帶出的代表之一,這種混搭風格受到了眾多明星、名媛的喜愛,使其品牌成為派對、紅毯明星秀的大熱品牌。
PART 2 牛仔褲動感搭配
個性緊身小腿牛仔褲
聳肩皮衣
牛仔褲的不規(guī)則印染效果使整體顯得更具個性,更顯瀟灑帥氣。貼身的剪裁和多切片版型設計配合彈性面料有很好的提臀效果,更好地展現女性的下半身線條。略長小腳口的設計有延伸的視覺效果,可以讓小腿看起來更為修長。
藍色小腿直筒褲
素色上衣
均勻的染色與直筒的設計使整體感覺更加干練專業(yè),少了份小腿褲帶來的性感嫵媚。這樣的直筒褲搭配高跟鞋更是有效地拉長了女性的下半身比例,可以說此款牛仔褲是職場0L的不二選擇。
炯灰水洗
小腿+仔褲
寬松上衣
不規(guī)則的印染效果打破了灰色牛仔褲的沉悶感,貼身的剪裁配合彈性面料有很好的顯臀效果,更好地展現女性下半身的線條,搭配寬松的淺色上衣形成上寬下窄的廓形可以看讓自己起來更具有女人味。
藍色質樸牛仔褲
棉質上衣
大腿處的磨白別具匠心,在視覺上使大腿顯得更加纖細,貼身剪裁搭配上彈性面料有很好的提臀效果,配合上民族感十足的服裝,顯得俏皮可愛,展現了一個與職場上完全不同的你。
四種風格更多選擇
拼接的設計很獨特,較為寬松的廓形設計使整體感覺更加輕松,擺脫了緊身牛仔褲的束縛感,使穿著更加舒適。
較長的褲長搭配高跟鞋能很好地拉長下半身的比例,更好地修飾了腿形。
淺色牛仔褲在夏天穿著顯得十分清爽,整體廓形經典簡約,此款牛仔褲的水洗效果做得也十分到位。
簡單的窄腿廓形不失經典,明亮的綠色又讓人很有新鮮感,時尚感倍增,一瞬間抓住眾人的眼球。
淡藍色牛仔褲配上天藍色的里料顯得清爽舒適,此款牛仔褲的面料十分柔軟輕薄,在夏日穿著十分舒適。
膝蓋處的分割線設計使大腿從視覺上顯得更加纖細,筆直。水洗效果優(yōu)化了腿部線條,紅色的流蘇更是點睛之筆。
膝蓋上一點點的破洞處理,既不會顯得整體太過狂放,又不失時尚個性,使整體更加有型。
鮮亮的紅色讓你從眾人之中跳脫出來,此款牛仔褲小腿微喇的廓形,是對自己腿部線條不是特別自信的女性的很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