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尼西亞迎來了黃金季,氣溫不但忙里偷閑地降了下來,連獨樹一幟的美食都更勝風景。給自己一個度假的理由收拾行囊,不如讓腳步跟隨味蕾,樂享巴東菜的精髓,盡品辣中帶酸,酸中有甜的曼妙滋味。
地道千島風味
色、香、味俱全的印尼菜既可以登大雅之堂,又不失平民質樸溫馨的風格。“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13677座島嶼如同散落在珊瑚海中的珍珠般。多種生態氣候交匯,造就了這里獨特而充滿魅力的飲食文化。與泰國菜濃郁的咖喱風味相比,印尼菜更注重使用香料,調味亦調色。地道的印尼菜最典型的特點是,菜肴中常常加入椰漿、胡椒、丁香、豆蔻,當然也有咖喱等。
串燒印尼沙茶是傳統的印尼美食,可選擇羊肉、牛肉、雞肉或兔肉等制成烤肉串,而所搭配的醬料只有“沙茶”。沙茶主要由花生醬和椰子醬調制而成,但這道菜便以醬料命名,由此可見其舉足輕重。吃的時候,將烤好的肉串在沙茶醬中輕輕裹上一層,然后便可大快朵頤。肉質緊實,味道香濃,但烤肉串和沙茶醬的搭配容易讓人覺得有點膩,所以印尼沙茶這道菜還會搭配一碟由醋和粗鹽腌制而成的醋黃瓜和蘿卜,酸溜溜的十分開胃,與沙茶搭配簡直就是天生一對。
印尼美食
咖喱在印尼美食中雖然不唱主旋律,但仍有瘋狂的高音。印尼使用咖喱不像其他國家的咖喱那樣濃厚,因加了椰汁,所以濃度較低,并且味道也變得溫柔,但隨后的辛辣感便是溫柔之余的狠狠一刀。另外同樣讓人瘋狂的還有“拉沙”,簡而言之,就是咖喱濃度更低,椰汁濃度更高的印尼湯米粉或面條,因為椰汁的比例較高,所以每一口拉沙都不算辣,反而甜,如果再加入印尼辣椒醬,那么嘴巴如含了一團火般,但酣暢淋漓之感讓人大悅。
熱帶風情
“牛肉格卜”很是特別,“格卜”是印尼話的音譯。將大塊的牛肉煮熟,切片,再用刀背輕輕地將牛肉片打松。將打松的牛肉片和香葉、蔥、芫荽粒等一起下鍋煮,直到牛肉充分入味后撈出,再放入平底鍋中雙面煎至微焦,盛出。最后撒上一些炸洋蔥片,香氣襲人的“牛肉格卜”便可享用了。每一口牛肉有點像是牛肉干,但更香軟,香脆濃郁的炸洋蔥片和其一同入口,味道妙不可言。印尼人大都信伊斯蘭教,他們不吃豬肉,而是以牛羊肉為主。因天氣熱,印尼人一般不喜歡吃熱飯、熱菜。飯后印尼人有喝咖啡或茶的習慣,而且一般都喜歡加糖。正因為印尼人喜好甜食,所以餐后的點心較豐富,炸香蕉以及用糯米粉、木薯粉、豆粉、椰蓉等制作成的糕點不勝枚舉。來印尼放膽做一回印尼人吧,體驗印尼地道風味,醉在這個別具一格的東南亞美食天堂。
挑逗味蕾 巴厘島五星級珍饈
巴厘人不食牛肉,而以吃雞肉、豬肉為主。主食是稻米,放在椰殼中蒸熟,清香四溢。巴厘島是印尼上萬座島嶼中最閃耀的一座。因歷史原因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響較大,居民大多數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因此這里的飲食文化與傳統的印尼美食不太一樣。巴厘人不食牛肉,而以吃雞肉、豬肉為主。主食是稻米,放在椰殼中蒸熟,清香四溢。巴厘島有幾種當地特有的風味美食,是無論什么理由都不能錯過的。
當地特有的風味美食
巴厘島的臟鴨餐(Dirty Duck)像是與人作對一樣,菜名起得讓人“倒胃口”。其實是因為鴨子散養在巴厘島的水稻田中,吃野外小蟲小魚,常常搞得渾身泥巴,另外在烹制過程中,鴨子經過油炸、燒烤,表皮看起來顏色較深,因此得名“臟鴨”。全巴厘島以烏布的臟鴨餐最為出名。在翠綠的芭蕉葉上,半只烤成棕色的鴨子搭配好幾種小菜,從色澤上便已將饞蟲勾出。鴨肉用手輕輕一撕,入口后酥酥脆脆,毫無油膩感和腥味。因有秘制香料,因此鴨肉的香味回味無窮。
肉排
在巴厘島,很多地方都能吃到烤乳豬。有名的歐卡媽媽烤乳豬飯就位于烏布皇宮前的絕佳位置,這家不起眼的小店早就是家喻戶曉的人氣餐廳了。別以為這里的烤乳豬和廣式的差不多,較厚較硬的豬皮便可以詮釋,而且巴厘島的烤乳豬說是乳豬,其實每只都有五六十斤,不過一點也不膩,像歐卡媽媽就填充了很多巴厘島的當地香料在豬的體內,再烤,一片烤豬皮、烤豬肉再加上一口飯,味道超棒!
除此之外,度假勝地巴厘島還有奢侈的五星級餐飲。巴厘島瑞吉度假酒店(The St.Regis Bali Resort)的Kayuputi,將西餐工藝與亞洲烹飪手法相結合演繹新派美食,精品海鮮讓人流連忘返。巴厘島奧拜羅酒店(beroi HotelsResort Indonesia)的Kura Kura餐廳亦將美景、美食結合得如夢如幻。
風靡印尼“無辣不歡”巴東菜
巴東菜口味火辣,上菜迅速,如今已成為了印度尼西亞美食享譽全球的代名詞。印尼有上百個民族,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味的小吃不計其數。其中風靡印尼的當數起源于西蘇門答臘的“巴東菜”。以油炸為主的巴東菜也離不開各種香料,特別是辣椒,因此巴東菜可謂“無辣不歡”,道道菜都少不了。巴東菜上菜的速度驚人,比漢堡、比薩這類的快餐還要快,只要你到餐館剛一屁股坐下,服務員便會端上好幾個甚至十幾個盤子,直到擺滿一桌子。你不要擔心,這不是霸王硬上弓,逼你全吃光,你喜歡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吃的放一邊,最后服務員會根據吃空的盤子算賬,這種吃法也是巴東人豪爽、好客的性格決定的。
香料
印尼人吃巴東菜喜好用手抓著吃,正是這種獨特的方式,讓巴東菜更具特色,也因此更正宗、地道。洗凈雙手,在面前攤開一張芭蕉葉,待服務員擺滿整整一桌的巴東菜后,便可用右手隨意挑選,再用右手進食,同時會備有一碗清水,用于洗手,切忌用左手來拿,因為巴東人很多信奉伊斯蘭教,左手被視為不潔。
巴東菜之所以能廣為流傳與西蘇門答臘人的性格密不可分。他們具有冒險精神,總是外出闖蕩,在異鄉非常懷念媽媽做的飯菜,因此慈愛的母親們會做許多家鄉菜讓外出的孩子帶著。人們常說,是媽媽的烹飪技術加上對孩子的疼愛,讓巴東菜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