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業界的一句箴言:“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以目前房產投資為例,前些年是排號買房一號難求,現如今卻是百盤齊聚、一房難賣。出現這樣的尷尬狀況,我想并不是目前房產市場已經飽和,人們皆居有其房。其根源還是在于市場環境的改變,一方面是限購、限貸等宏觀調控方向并未改變,另一方面,大的經濟環境形勢不明。
相比2007年、2009年這種大牛市時期的全民投資時代而言。房地產投資,已經變成技術活。
我們需要更多的判斷!源于政策、城市規劃、產業扶植等各方面的有效信息和結論!
“北改”正是我們拋出的第一個結論!一個城市大變局時代的地產新投資良機。
過去十年,成都樓市的熱點轉換越來越快,從十年前以雙楠為首的城西崛起,到桐梓林神仙樹撬動的城南突變,再到五年前的東調帶來的東二環房價猛增。這一輪過山車式的成都房地產歷程中,唯獨缺少城北的身影。
業界常有這種描述:成都地產界遺忘了城北的存在。
然而,遲到者未必一定是落后者,對于城市發展而言,尤為如此。城北有足夠充裕的土地儲備、有足夠強大的購房需求、有具有誘惑力的最新版規劃……所有要素都昭示城北房地產市場即將飛躍。
有數據為證!北改規劃題材厚重:3300億資金,360個項目,95平方公里,匯聚交通、地產、旅游、物流、家具等多個行業。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今年政府的“北改”規劃是卯足了勁兒,做足了投入準備。隨著“北改”規劃的逐一實施,一個輻射西南地區甚至整個中國的產業網絡必將形成,一個嶄新的城北必將在世人眼中清晰起來。毫無疑問,城北目前具有了成都其他區域不可比擬的投資潛力和投資優勢,這一期皆源于政府的高瞻遠矚,政策的大力扶植以及規劃的給力實施。
如果說是我們對于“北改”期盼值較高,那么目前已卓有成效的“東調”就是最好的說明。2002年,“東調”開始時,在城東如萬科、華潤、龍湖等國內著名房企的樓盤均價僅為2000元/平米左右,“東調”完成后的今天城東樓盤均價高達10000——12000元/平米。并形成了以建設路步行街為主軸,聯動二環路東二段,匯集了包括伊藤洋華堂、SM廣場、沃爾瑪、龍湖三千集、第五大道等眾多時尚、品質商業項目。帶動了街道兩邊的街區商業和餐飲的人氣。當越來越多的成都人把城東作為購房置業必選之地時,城東已然成為商業地產發展的聚集新高地。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在同樣大手筆的“北改”實施完成后,城北也將成為成都新的經濟增長極,城市形態也將與成都其他區域并駕齊驅。
“北改”。無疑是2012年投資者看得到的最大“城市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