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炒金、炒股乃至炒樓都賺不了大錢的今天,富豪們有了熱錢新游戲,把電影里頭風雅清韻的古民宅悄悄收入囊中。瘋傳四川某商人手握200套古民宅也好,古建筑職業炒房客四年暴富也罷,總之,炒古宅是有錢人的玩意。
個性型玩家:開價千萬也不賣
“玩古建”的富豪們各有各的心思,其中有個經商發家的董事長張有屬于癡迷歷史藝術的一類。據稱他收藏了8套古民居,其中一套是在千年古鎮里,由余秋雨題字“匯賢瀧居”的占地500多平方米的晚清小樓,在七年前投入上百萬元購得,至今保養費超出200萬元,早前有臺灣企業想買下,但他卻堅持“開價1000萬一套我也不賣”,“從小我就住在古鎮里,聽著‘滴滴答答’的雨水長大,對于這種老民居懷著一種特別的情愫?!?/p>
因地價飆升太快,“玩”了幾年的張有改變連地皮帶房子收購的原地收藏“玩法”,改為舍地塊專購古建筑。他雇了專業的古建筑拆遷人員拆解、封包、搬運,每一塊磚和木板都編好號,并將房子的歷史及相關故事做好記載,入庫收藏。
骨灰型玩家:古宅超過200套
此外張有坦承,自己在“玩古建”圈子里不算大玩家,這個圈子光是他認識的就有200多人。傳聞中炒古宅鼻祖乃四川的商人陳某,傳說從1993年起,他就開始組織在一些能工巧匠,在依山傍水的郊外自行修建院落。他所建的這個院落被稱為目前中國最大的私家園林,園中收藏著從江南各地鄉間收購而來的古民居、古橋梁。圈內流傳的說法是,陳某收藏的古建筑起碼超過200套,價值超億元。
職業型玩家:身家四年間暴富
如今,炒作資金紛紛涌向四川、江蘇鄉間的那些建于17、18世紀的古村落,連普通的民國時期的民居建筑,市場價格也已漲至三四十萬元一套,清代的古宅則有出價數百萬元一套的。收購古建筑的熱潮最早起于2000年前后,其時,農村人大批進城,鄉村“空村化”。那些空蕩蕩的老屋引來了大批價值挖掘人,投資者隨后跟來。
梁勇(化名)是上海一名職業的古建筑炒房客,手下有個20人組成的古建筑投資團隊。梁興的第一桶金采成于2007年:他到四川一帶旅游,看上了當地一些工藝精致的古宅,他以每套30萬元的價格“吃進”三座,半年后轉手,“每套賺了80萬?!绷河卤硎尽昂髞碓酵嬖酱蟆保D犟{著車在四川周邊探訪古村落。迄今最大的手筆,是他投資500萬元買下10多套清代徽商古宅,不久前出手了其中兩套,“每套賺了200萬?!?/p>
如今,梁勇主要投資方向轉向民國時期的古建筑。他的身家也在短短4年間暴富,4年前只有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現在擁有兩套價值超4000萬元的別墅,原來的帕薩特也換成了奔馳600。
延展閱讀:
四川古宅鎮聚集地
閬中
閬中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園林建筑的特點,形成“串珠式”、“品”字型、“多”字型、“倒插門式”等風格迥異的建筑群體,這些建筑和諧相處,相得益彰,為古城營造了渾厚而帶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氛圍。
黃龍溪
黃龍溪古鎮現有明清民居76套,屬二層樓全木結構,錯落有致,小閣樓欄桿窗欞鏤刻精美,河邊吊腳樓臨河而立。尤其是黃龍正街,兩廊檐柱排立,古色古香,游客譽為“川西一絕”,傍水而筑,更體現了古蜀民居“干欄”文化特色。
街子古鎮
古街區現存以江城街為中心的六條街,古建筑6.8萬平方米。街道兩旁房屋大體根據《清工部法則》營造,木結構穿逗梁架,單檐青瓦,民居布局,前店后院。以清代中、晚期建筑為主。
劉氏莊園
位于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原是大地主劉文彩的私家住宅,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封建地主莊園。整個莊園為一組中西結合式建筑群,既有中國封建豪門府邸的遺風,反映了封建秩序及尊卑高下的等級關系,又吸收了西方城堡和教堂建筑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