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問責鎘污染
2月3日,柳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對龍江河鎘污染事件相關責任人處理情況,河池市副市長李文綱等9名責任人被處理。
河池環保局長被撤職
廣西監察廳副廳長雷永達在發布會上稱,事件發生后,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察廳迅速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組成調查組展開調查。給予河池市金城江區環保局黨組副書記、局長藍永順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給予河池市工商局金城江區分局副局長潘朗明行政撤職處分。給予河池市金城江區經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尹衛華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給予河池市金城江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韋永福行政記大過處分。給予河池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李文綱行政記過處分。
兩肇事企業浮出水面
廣西環保廳巡視員馮振年稱,事件發生后,廣西環保廳迅速組織人員對龍江河拉浪水電站上游流域的10家涉重金屬企業進行調查。經查,河池市金城江區鴻泉立德粉材料廠存在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違法排污行為,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冶化廠存在違法排污行為。以上兩家企業與龍江河污染事件有直接關系。
——《南京日報》2月4日
回不去的故鄉
每一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這并非危言聳聽,而是一種集體彌漫的當代情緒。
《回不去的故鄉》專題中的故事,將把人們帶進那片遮住歸鄉之途的迷霧中。我們可以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目睹故鄉的丟失、扭曲、淪陷、屈服與抗爭,目睹宏大背景下那些流血與哭泣的細節,目睹人性的脆弱與復雜。
最終,他們只能在失去故鄉的地方生活,就像一群沒有了母親的孤兒。
找回故鄉,其實就是找回我們內心丟失許久的安寧。
——《中國周刊》2012年1月
治理PM2.5位居第一
2012年北京市“兩會”上,副市長洪峰公布了本市8項治理PM2.5的措施。分別是廣推“煤改氣”、繼續老舊機動車淘汰、油品率先采用國五標準、調整產業結構、城市周邊的平原地帶種植100萬畝森林、嚴管工地揚塵、將建立京津唐、京津冀地區聯防聯治的協調機制,確定這一地區合理的產業結構,制定特殊的產業標準,以減少北京周邊地區空氣中污染物的含量。此外,還將增加水域面積。
——《信報》2月7日
食品保質期
臨界時間首次明確
2月2日,北京市工商局正式明確了臨近保質期限的具體情況,共分為6種情況,如“保質期為一年以上”,“期滿之日前45天”等。北京市工商局要求,商場超市應在規定的期限前,將臨近保質期限食品進入臨近保質期限食品銷售專區集中陳列和銷售,還應結合各自情況,主動向消費者明示《臨近保質期限食品銷售專區制度》內容或措施。
——《京華時報》2月3日
國際
如何擁有永恒的幸福
【德】《明鏡》12月26日
2008年德國啟動了一個項目,對12400位男士和女士進行為期14年的研究調查,希望能找到幸福方程式。經過三年的研究,研究者建議別再相信白馬王子之類的美麗童話,在愛情中多一些現實主義。另外,批評對方的性格、總為自己辯解、隱瞞和輕視對方是導致分手的罪魁禍首。該項目階段性研究結論是:找一個有共同價值觀的人結婚;不要孩子,因為孩子是愛情殺手;享受二人世界;對未來充滿信心;避免爭吵和批評,用友好幽默的方式解決沖突;別把性愛看得太重要。總而言之,婚姻持久的秘訣是夫妻雙方應該成為真正的朋友。
拯救倫敦金融城
【英】《經濟學人》1月7日
過去一年,“占領華爾街”和蔓延全球的類似“占領”運動,是對賺快錢的銀行家的新一輪譴責。目前,這種敵意不僅來自左派,也在自原來的支持者陣營。以英國為例,首相卡梅倫承諾要終止倫敦金融城的貪得無厭,部長們也誓言要對經濟重心進行撥亂反正。在歐洲大陸,倫敦金融城成了貪婪的代名詞,似乎歐債危機是它一手造成的。
倫敦金融城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金融業對英國經濟至關重要。在2011年前三季度,僅金融貿易的出口盈余就占英國GDP的2.6%,對這一行業的損害對英國沒有任何好處。
展望2012
【美】《時代》1月9日
對任何喜歡預測的人來說,2011不是一個好年頭。沒有人預測到中東的政治變動,也鮮有人預見到歐元危機的久拖不決。新的一年同樣令人糾結,但有些事是一定會發生的。比如,中東局勢的進一步動蕩,治療乳腺癌、流感、高血壓和肥胖癥的革命性新藥即將產生,波音公司的流線型超大型客機即將投入商業運營,已有的幾個社交網站將會得到壯大,中國將會在國際市場購買越來越多的原料和商品,電子錢包的日益普及將會減少現金的使用,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朝鮮金正恩的掌權,以及新一代無人技術的完善。
求職難題
【美】《財富》1月2日
美國11月份失業率從前一個月的9%降至8.6%,為2009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值。在過去3個月,凈就業崗位平均每月新增14.3萬個,好于此前3個月8.4萬個的平均數。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已有880萬人丟掉工作,致使未就業人數升至1330萬,其中43%的失業者未找到工作的時間已經超過了6個月。這些令人沮喪的數據,讓很多美國人對就業前景越來越沒有信心。然而,那些從事著最臟最危險最沒人愿意做的工作的人,卻未曾太過注意這些數據。比起那些坐在辦公室里的白領,這些人更能看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