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日本明治乳業公司宣布,該公司生產的“明治STEP”奶粉檢測出微量放射性銫,該公司決定在日本境內召回多個問題批次奶粉進行無償更換。然而,對于通過海外代購等方式購買該問題奶粉的中國消費者,明治奶粉中國公司方面卻表示,該公司不負責在華回收日本版明治奶粉,理由就是“代購不屬于正常銷售渠道” 。這樣的拒絕理由讓很多中國“海淘”難以接受。
為什么同樣品牌、批次的問題產品,“代購”就不能受到應有的保護呢?海外代購究竟有多大風險?如果遇到問題,消費者真的“維權無門”嗎?本期《新安全》還您一個真實的“代購”。
代購:看上去很美
小周一直很癡迷Chanel、LV、Coach等各種國際名牌手袋,可是高昂的價格讓她望而卻步。“國內奢侈品的價格太貴了。我有一次去香奈兒專賣店里看到一個手袋,要四萬塊錢。”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美國留學的同學說可以幫她代購,要比國內便宜一萬多塊錢。于是,小周嘗到了“代購”的甜頭。從此以后,各種國際一線品牌化妝品、服裝她幾乎都代購。小周說,“對于我來說,哪個便宜我肯定選擇哪一條路。”
不錯,很多國際大牌商品價格低于國內,這是很多“海淘”們愛上“代購”的主要理由。除此之外,一些在國外本土生產的商品的質量高于國內也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大因素。比如,近年來頻發的食品安全危機,使得絕大多數消費者對于國內奶粉等食品失去信任。于是乎,從國外代購“洋奶粉”成為許多年輕父母的選擇。
那么,究竟什么是“代購”呢?通俗地說,代購就是找人幫忙購買你需要的商品,原因可以是因為你在當地買不到這件商品,又或者是因為當地這件商品的價格比其他地區的貴。幫人從香港、澳門、臺灣,以及一些發達國家購買商品,然后通過快遞發貨或者直接攜帶回來;或者從國內攜帶商品到國外給別人,就是常見的代購形式。還有一種代購,由于消費者對想要購買商品的相關信息的匱乏,自己無法確定其實際價值而又不想被商家宰,只好委托中介機構為其代買或幫其講價,或者干脆讓中介機構代買。
在代購商品的種類中,海外的食品、化妝品以及奢侈品都是“海淘”們熱衷的。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20億元,其中化妝品、奶粉、箱包類代購量位居前三。
食品質量:沒有檢驗檢疫很危險
與國內消費者的熱情相比,目前海外代購產品的安全性與售后服務質量卻讓人涼半截。國內消費者為了商品質量而尋找代購,可一旦產品出現問題,由于高額的成本支出,代購產品正面臨著退貨無門的尷尬處境。
正如記者在開篇所述,產于日本的明治奶粉一度在國內年輕父母群體中擁有不錯的口碑,而且代購比在國內商場買要劃算很多。剛做了爸爸的小陳對記者說,明治奶粉在網上代購價格為每桶155元左右,而海關進口后銷售價格為258元。“我也想買通過正常途徑進口的奶粉,但價格太高,消費不起。而代購價格與國內奶粉價格差不多。”可是,就在明治奶粉出現質量問題后,小陳卻沒了主意。難道“洋奶粉”也會有質量問題?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專家委員趙占領說,“其實,洋奶粉本身也不一定安全。國外的奶粉也出現過很多的安全的事件,例如美國的雅培出現了甲蟲污染召回事件,以及某些蛋白質某些元素含量可能不達標等等。” 國家質監總局曾經公布過這樣的數字,2010年3-8月份進入到中國境內不合格的乳品的總量總共有670多噸,其中奶粉的數量最多,總量大概是占到628.79噸,占不合格進境食品的93.8%,
據了解,按照正常的貨物進口程序,國外奶粉運入到境內之后必須在口岸接受檢驗檢疫,并且發放檢驗檢疫的相關的證明,否則不允許在中國市場銷售。而代購奶粉都是通過郵遞或者個人攜帶到了境內,沒有一個機關或者第三方做任何的檢驗檢疫保障,這樣的產品有很大風險。
售后保障:司法鑒定有難度
王先生前段時間看上了LV的一款限量版錢夾,但是國內沒有上市,于是他就在網上找到了一位自稱空姐的沈女士代購。在與沈女士商談后,王先生先交了3000元的貨款,并約定等代購成功后支付剩余貨款。誰知等王先生拿到心儀已久的LV錢夾后才發現,這個錢夾并非真品。王先生遂要求沈女士提供購物原始發票,但是沈女士拒絕提供,并拒絕退貨退款。迫于無奈,王先生只能到法院起訴。
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對近年來審理的涉及海外代購的案件進行調研后發現,消費者在代購過程中存在以下法律風險:首先,訴訟對象難確定。代購奢侈品的多為各地航空公司的空姐、海外留學生及各網站店鋪,發生糾紛后,消費者難以確定維權對象,亦難以提供對方真實信息,導致法院難以送達,消費者個人承擔不利風險。其次,奢侈品質量是否存在瑕疵難以認定。對奢侈品質量的鑒定,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律師說,奢侈品的真和假往往很難以第三方鑒定,司法鑒定也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代購的風險就存在主體真偽、證據保全以及售后服務維權難等問題。
北京市律師協會信息網絡與電子商務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德成認為,網絡代購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廠商并不必然要承擔責任”。
李德成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產品生產、銷售活動,必須遵守本法”,而“本法所稱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據此,李德成認為,通過網絡代購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并不必然適用產品質量法”。“最為重要的是如何通過證據確認存在生產和銷售的法律事實,并進而確定管轄等一系列法律救濟的策略問題。”
忠告:食品盡可能不代購
在各種各樣的代購品中,食品具有極大的特殊性。尤其是奶粉,對于嬰兒而言是生活的必需品。在這種情況下,它本身的產品質量以及售后保障就顯得格外重要。專家希望所有的消費者還是能夠信任政府的提供的公共服務——即“國家檢驗檢疫認證”。雖然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成本,但是承擔這樣的成本對于孩子來說其實還是負責任的。
如果消費者一定要代購奶粉怎么辦呢?專家提示,看清機構資質,保留支付記錄。趙占領說,國家工商總局在2011年年初規定有一個通知,即從事網絡代購洋奶粉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食品流通許可證,二是營業執照。所以消費者如果在網上進行代購洋奶粉或者其他產品,盡量選擇有資質的,或者就是熟人,而不要選擇僅僅是個人網店而又不具備企業相關資質等。
代購風險:還需消費者自身防范
海外代購存在風險,且目前國家缺乏更完善的法律保護,因此很多細節還需消費者自身防范。
專家提示您:首先,最好選擇有較高知名度的網絡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對于知名度不高的的海外代購網站,要認真審查其資信情況。選擇個體網店代購時,消費者可以查看該網店的開店時間和信譽度。如果該網店很短時間內信譽度躥升的很高,一般會有問題,而且后續商品的維護等問題也需要費心考慮一下。
其次,網絡代購時應選擇可靠的支付方式,比如使用支付寶來完成支付,盡量避免使用銀行匯款,而且在用支付寶進行支付時也要注意選擇擔保支付而非即時到賬。因為選擇擔保支付可以在收到商品并確認商品質量之后再確認支付,而即時到賬則相當于銀行匯款,是預先支付的一種方式,相對來說保障性不強。
其三,代購之前要對產品的價格和質量進行充分了解,避免支付過高的費用。如果是海外代購,盡量選擇海外直郵的送貨方式,這樣可有效避免假冒、調包的問題。
其四,在網上下訂單時最好以文本形式進行,并保存副本,阿里旺旺、MSN等即時聊天工具的記錄也應該保存并保存好電子證據,防止日后發生爭議時手中沒有任何憑證。
后記:
海外代購在我國消費者群體中方興未艾,2012年3月28日,海關總署的一條新政引起了“海淘”們的注意:有境外快遞企業使用EMS清關派送的包裹,不得按照進境郵遞物品辦理清關手續。只有使用對方國家郵政企業經郵政網絡承攬的,按照萬國郵聯規定單式并交由中國郵政在大陸投遞的包裹可以使用。 而現實是當前國人在外國購物網站購買商品,往往通過國外轉運公司來郵寄,大部分轉運公司在國內是采用EMS清關派送。新政意味著,大多數轉運公司業務將無法正常開展。
同一天,海關總署發布了2012年第15號文,重新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歸類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自2012年4月15日起執行。其中,后者詳細列出了各種商品的稅率、完稅價格。比如,化妝品稅率在50%,一瓶價值在100元以上的洗面奶就要被征稅,20元一張的面膜也得交稅。可以看出,國家已下定決心將“海外代購”納入正式監管,并走向正規化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