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意外傷害在中國
在中國,意外傷害是1-14歲兒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近50,000名兒童,即平均每天近15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1][2] 2000-2007年,我國0-14歲兒童因意外傷害所導致的平均死亡率為18.6/10萬人,占0-14歲兒童總死亡的近25%左右。
家與兒童意外傷害[3]
1. 意外傷害最常發生在哪里?61.2%的傷害發生在家中。
2. 在家中,兒童經常發生的傷害(圖1):
為什么成人看不到危險?
1. 兒童并不是以我們的方式使用物品
“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這是我的房子,我是小兔子乖乖……”悅悅高興地唱著。
我的職業是安全工程師,平時經常對員工實施安全教育。職業關系,平時我對寶寶的安全特別注意。這張照片是悅悅3歲時,獨自扮演小兔乖乖的游戲時,被我抓拍到的。別看畫面中的她得意洋洋的,當她想爬出來時被發現自己被卡得很緊時,小家伙恐慌地大哭起來,一邊身體使勁搖晃,差點連人帶筐跌落,非常危險。
為什么一向留心安全的我,卻看不到孩子的危險?自此以后,我看待家中的用品時,會有意從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物品會不會被孩子“不當”使用。
——悅悅媽媽 蘇州
2. 家長沒有認識到用品對兒童構成潛藏的危險
你的孩子是否也曾在窗簾后玩過捉迷藏?環繞的百葉窗上的吊繩,可能使孩子繞頸。
你在把物品遞給孩子之前,尤其是色彩鮮亮類似糖果的玩具或小零件,有沒有考慮過該物品可能被孩子誤吞。
也許你習慣了用長桌布來裝飾飯廳,此時你可能忙著在廚房為孩子準備美味的晚餐,你是否會想到這樣的畫面?
3. 家長缺乏對家居用品的安全檢查方法
·3成家長在選購家居用品時,從不或偶爾進行安全檢查。
·超過70% 家長不會定期對家中用品布置進行安全檢查,其中7%的家長從不檢查。
·近80%家長不清楚如何對家居用品進行安全檢查。
以上情況,你是否也有同感?
4. 家長對相關安全標準認知不夠
40%的家長不知道3C標識及其含義。
你是否也有下面的疑惑?
這些與生產和質控相關的標準和標識,與我有關系嗎?
家居用品安全檢查5S原則
用兒童的眼光審視物品SEE
“我們一出生,就生活在‘大人國’里,但我們只會用‘小人國’的方法使用家中的物品……”
避免繩帶過長,以免孩子繞頸 STRING
“媽媽請不要給我超過22厘米的繩子或線,不管是粗是細,我會用來做游戲,把它們繞在手上,甩啊甩的,可好玩了,有時會甩到脖子上,繞上好幾圈,勒得我夠嗆……”
越小的孩子,越大的物品 SIZE
“現在我的嘴已經非常靈敏了,東西放嘴里嘗一下,我就知道好不好吃了。但是我的呼吸道還比較窄,正在發育中,記得給我的物品直徑要大于3厘米,稍大一點更安全,你們就放心讓我‘啃’吧……”
表面本身平滑柔軟,表面相關無隱患SURFACE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拉了下桌布,發現桌上的碗會動,我好興奮,就像發現了新大陸。熱湯熱茶,也不能阻止我繼續探索新大陸。我們幼兒園的老師把桌布鋪在地上,讓我們玩‘地面新大陸’,餐桌上的飯菜就很少倒翻過了……”
了解相關安全標識STANDARD
“那天,我騎著你們給我買的小自行車高興地在小區里一圈又一圈。可是突然我的拇指被卡住了。原來是裸露在外的車鏈與齒輪卡住了我右手拇指。我大哭喊你們幫助。最后,手拔出來了,但卻扭傷了。國家有關童車安全方面有相關的標準——‘童車安全要求’。該標準里明確規定鏈條要全包處理(即,將鏈盒罩住),然而直到現在,市面上仍然可以看到露出鏈條的自行車在售賣。所以,爸爸媽媽,你們在幫我挑選東西前,要好好查一查有關安全的標準,才會避免買來有隱患的物品……”
研究方法
1. 回顧性研究
·2000-2007年中國衛生部全國死亡統計數據
·2000-2007年0-14歲中國人口統計數據
·2009年,全球兒童安全網絡對中國14城市2280個家庭開展的“兒童傷害故事分享”專題傷害回顧性調查。
2. 問卷調查
·2010年,全球兒童安全網絡對中國4城市3280個家庭開展的“兒童家居用品安全”家長認知水平和行為習慣專項調查。
注:
【1】2000-2007年衛生部死因統計數據
【2】2000-2007年中國人口統計數據
【3】全球兒童安全網絡對中國14城市2280個家庭開展的“兒童傷害故事分享”
專題傷害回顧性調查。(2009年)
【4】全球兒童安全網絡對中國4城市3280個家庭開展的“兒童家居用品安全”
家長認知水平和行為習慣專項調查。(2010年)
>資源來源:全球兒童安全組織